何氏棘魞釣法研究心得-(9)

晃餌的手法

基本上,現代的釣魚活動並不是只要把釣餌放到水裡頭去,水裡頭的魚就會乖乖地自動前來吃餌,這種看起來似乎不可思議的事情大概只會發生在完全沒有漁撈壓力 的早年,或者是目前可能已經非常稀少的釣魚處女地裡頭。在目前各地水域或多或少都已經承受著某種程度的漁撈壓力之下,水裡頭的各種魚類幾乎已經不可能有這 種釣餌丟下去就會毫不猶豫前來吃餌的情形,因此,現代的專業釣魚活動必須引進手法(Skill)與策略(Strategy)的觀念

在介紹何氏棘魞溪流擬餌釣的各種手法技巧以及策略之前,要先說明三個基本的溪流釣觀念:流帶(Flow/Current Channel),泳層(Spot Depth)以及熱區(Hot Zone)。這三個觀念是溪流釣法裡頭最基本的觀念,原來是我在溪流浮標釣的時候所領悟到的基本觀念,後來從一些國外專門溪流釣鮭魚的期刊雜誌上也看到國 外的釣魚人引進了類似的概念。這幾次到花蓮溪去釣何氏棘魞的時候,我也將這幾個原本用在溪流浮標釣裡頭的基本觀念應用在擬餌釣裡頭,因此在說明我所使用的 溪流擬餌釣技巧與手法之前,必須要先將這三個概念簡單地介紹及說明一下

(下圖:流帶(Flow/Current Channel)與釣層(Spot Depth)的概念是溪流釣裡頭最基本的觀念)

流帶(Flow/Current Channel)的觀念在台灣的溪釣與浮游磯釣活動裡頭被應用的很廣,一般類似概念的說法包括流槽,或是更本土口語化一些的流溝。基本上由於地形變化及水 流的交互作用,因此溪流的水流通常會有一定的流動方向及通過的區域,在這些主要水流通過的區域裡頭,由於有大量被水流所帶下來的豐富漂流物及高溶氧量,因 此許多的溪流魚類都會在這些區域附近活動或是棲息,像是本地溪流常見的苦花及石斑魚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因此,溪流釣的釣魚人開始下竿之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 要找出這些流帶的位置與範圍。

在地形變化比較明顯的溪流裡頭,這些流帶的判斷基本上困難度比較低,因為明顯的地形變化通常會形成典型的淵、潭、急流、緩流與淺類等等標準的溪流地貌,因 此,釣魚人可以毫無困難地得知哪裡是主要水流通過的位置與範圍。但是像是在花蓮溪這種地形異常開闊,由鵝卵石及細砂所構成的平坦無變化的溪流裡頭釣魚,要 從如此單調的大面積水域來判斷主要水流通過的流帶位置及其涵蓋的範圍,其實不是一件相當簡單容易的事情。坦白說,我在花蓮溪實際釣魚的時候,在相當混亂湍 急的水流中其實往往是找不到真正的流帶所在。

第二個基本的觀念是釣層(Spot Depth)的概念,通常在自然的溪流環境裡頭,魚類不會是廣泛地分布在水層的所有深度裡頭。以何氏棘魞來說,通常的情況下是何氏棘魞棲息在溪流的中下層 水域裡頭,雖然也可以見到何氏棘魞為了追食擬餌兒浮到接近水面的情形,但是在大多數的情況之下,何氏棘魞是棲息在比較接近底部的水域深度裡頭。

因此釣魚人在設計釣組的時候,就必須預先設定好對象魚會來咬餌的泳層。一般來說,有陽光、氣溫高的好天氣裡頭,何氏棘魞的活潑性通常會高一些,常常會積極 地追咬旋轉中的Spoon,甚至吃到水面上來,在這種吃餌踴躍的情形下,正確泳層設定的問題就不是如此關鍵重要。但是,在天氣條件不佳造成何氏棘魞的活動 力降低,以至於何氏棘魞有停止吃餌的現象的情形下,這個泳層的設定的觀念就非常的關鍵重要。

基本上在決定了誘釣何氏棘魞的泳層設定之後,才能正確地選擇合適的擬餌以及決定相對應的配鉛量,甚至於是導線所採用的材質線徑以及長度。舉例來說,在釣 Minnow路亞的時候,路亞巡弋產生的下潛深度主要由是舌板的形狀、大小以及角度來決定,因此選用路亞的時候必須預先考慮到是否能夠下潛至所設定的釣層 深度內。

在釣Spoon擬餌的時候,同樣地也必須考慮到這個設定深度的問題。通常改變Spoon潛弋的深度有兩種做法;第一種方式是採用自重更大的Spoon擬 餌。利用Spoon本身的重量將釣組下降到適當的設定釣層深度內,不過這種作法會產生一些負面的缺點,比如說改用了不同泳形表現的大型Spoon,很可能 因此減低水裡頭何氏棘魞追咬的意願,此外大型Spoon的泳形活潑性以及晃餌操控性能明顯都不如小型的Spoon。事實上,依照我在花蓮溪實際的經驗來 看,使用大型的Spoon的確會顯著地降低何氏棘魞的釣獲率。

第二種做法則是以咬合B鉛來增加Spoon整體的下沉重量,這種作法的優點是不至於顯著地影響到Spoon的晃餌性能以及對何氏棘魞的吸引力。此外,還可 以利用調整B鉛的重量以及與Spoon之間的相對距離,來獲得更為活潑生動的Spoon泳形變化。不過採用B鉛的缺點在於會影響到傳遞Spoon魚訊的敏 銳度,咬鉛距離Spoon的距離越遠,採用的咬鉛重量越大,這個遲滯魚訊的現象就越明顯。

不過我自己平常使用的還是第二種的配置方式,並且同樣的配鉛觀念也可以應用在軟蟲釣組之上,只不過軟蟲釣組晃餌及誘釣的觀念跟Spoon還是有所不同。因 此,在採用軟蟲來釣魚的時候,必須配合所選擇的軟蟲型式大小及所強調的泳形變化來調整咬合鉛的大小與配置位置,許多必須仔細考慮的細節與配置的細膩程度, 明顯地超過使用Spoon擬餌的情形。

(下圖:第三個基本觀念所謂熱區(Hot Zone)的概念,往往是決定能不能釣得到魚的關鍵)

第三個基本觀念則是所謂熱區(Hot Zone)的概念,這個觀念我在之前的部落格文章裡頭已經提到過了,基本的觀念是建立在魚類往往並不會主動地追食餌料,而是餌料在不經意間漂過魚類面前的 時候,基於好奇心或是本能的攻擊慾望才去試探性追咬的假設模式上。基本上,這種假設模式特別適用於已經承受極大撈捕壓力的水域,或是因為天氣及水溫的因素 影響,以至於水底下的魚兒並沒有很強烈的追食慾望的情形。

我自己最早閱讀到有系統地將這個概念說清楚的,是在2007年2月號的In-Fisherman雜誌上頭一篇關於北美的Steelhead鋼頭鱒魚釣客, 如何在水溫接近零度的寒冬溪流裡頭,以羽毛汲頭鉤來誘釣因為冰冷溪水以至於活動力大減的鱒魚。作者在這篇文章中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作者發現到他所使 用的羽毛汲頭鉤一定要能夠準確地進入這些逆水游動的鱒魚正前方一定區域的範圍內,水裡頭活動力減弱的鱒魚才會在幾次不斷地的嘗試之後,突然間咬住羽毛汲頭 鉤釣餌因而上鉤。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的這個通常不過幾英尺見方的小區域,就是所謂熱區(Hot Zone)的範圍。

其實類似的情形在本地溪流釣大石斑的時候非常的常見,我以前常常去靠近北宜公路的北勢溪支流逮魚窟溪的下鶯仔瀨釣場去釣石斑,在停車場下方有一處大約 100公尺長度的緩流區域,緩流靠近流頭的地方有一處不甚起眼的小範圍急流。急流的底下石塊羅列的底部區域正是此地大石斑聚集的標點。可是這個區域範圍相 當的小,大約只有不到一公尺見方的區域範圍,因此釣組一定要能夠準確地通過這個小範圍區域,否則釣得到石斑的機率將會很低。

但是這個標點區域離岸邊相當的遠,唯一可以比較靠近的地方是一處露出水面的大石塊平台,因此每次都得冒險涉水到這塊石頭平台上,然後拿出21呎的硬釣溪流 竿勉勉強強地將浮標釣組拋入到標點上方的流頭,再小心翼翼地操控浮標釣組能夠順利地進入這個大石斑聚集的區域內。通常只要能夠順利做到這一點,裡頭的大石 斑會是一尾接著一尾地不斷地上鉤,旁邊的釣友即便是眼紅來跟你搶釣石斑,倘若是無法察覺到這個區域的存在,那是無論如何都釣不到什麼魚的,這裡談到的小小 的區域也正是所謂的熱區。

(下圖:這尾47公分的何氏棘魞就是在我所設定的Hot Zone裡頭釣上來的)

在花蓮溪釣何氏棘魞的時候,經常碰到的狀況是一開始的時候,水裡頭的何氏棘魞索餌相當地踴躍,經常會追逐旋轉中的Spoon追到水面上來,然後在接連釣上 幾尾之後,原本熱烈索餌的何氏棘魞就完全停止吃餌。這個時候,在誘釣的策略上就必須先判斷釣場裡頭可能藏有何氏棘魞的標點,然後設定採取誘釣策略的Hot Zone區域,再持續不斷地集中火力將擬餌牽引到設定的標點熱區內,吸引已經產生某種程度的戒心以至於蟄伏在水域底層的何氏棘魞繼續前來咬餌,通常這種策 略會繼續誘釣到幾尾何氏棘魞,而且大多會是體型較為可觀的大型何氏棘魞。

以上所介紹的幾個基本觀念,其實都是建立在「Reading the Water」的這個基本觀念上,通常乍到一個新造訪的溪流流域來釣魚,不必因為看到不錯的釣點就急著下竿來釣魚,而是要花一點時間沿著溪邊到處多看看,除 了仔細觀察一下溪邊的各種地理環境及岸際的水生生物的生態,也要多多觀察流域可能標點內的水流狀況,然後試著尋找出那裡是明顯的流帶,哪裡是可能藏有大魚 的標點,自己拋竿的理想釣座位置應該在哪裡,該設定的狙擊泳層有多深,哪裡是火力必須持續集中的狙擊熱區等等。等到大致上對於當天的溪流環境狀況有了一些 基本的輪廓之後,然後再開始下竿釣魚,這樣才不會浪費時間在後面很多的嘗試錯誤及更換標點上。

—- 未完,待續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