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3–花蓮溪-溪流の王者-(2/2)

拍完照片之後還是以相同的Spoon釣組重新拋投釣魚,結果又試了大約30分鐘竟然完全都沒有任何追咬的跡象,水裡頭的何氏棘魞似乎又消失得徹徹底底。面 對這樣的困境我重新思索著對應的解決之道,於是重新拿出早上的軟蟲釣組出來試看看,然後換上一尾全新的星點軟蟲投入急流邊緣的標點內開始晃餌釣魚。此時, 我在軟蟲的晃餌策略上做了一些跟上午有所不同的調整,因為現在的釣點底部環境相當乾淨,況且水流的流速與流況也堪稱理想,因此我試著模擬蝦虎魚在底層石塊 之間穿梭游動的姿態,來吸引何氏棘魞的注意及追咬。因此我將軟蟲稍微捲線晃動了幾下,然後停止捲線讓軟蟲保持在底部停住不動,過了一會兒才又捲動晃餌幾 下,再繼續保持靜止不動的姿態。這種晃餌動作讓我的軟蟲像極了到處躲躲藏藏的蝦虎魚,不過採用這種策略的前提是水底掛底的可能性要小才可行。

這種晃餌策略果然吸引了何氏棘魞前來追咬,在緩流邊緣一個像極了意外掛底的沉重感,讓我這把7.02尺軟調性的V2假餌竿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強大力道,整個 竿子完全凹到幾乎成圓形的姿態,不過我還算是釣過不少大魚的釣魚人,這種意外中大魚的大場面還是見過不少,因此我一方面小心地將釣竿抬到過頭的姿態,讓釣 竿能有比較理想的搏魚角度,一方面小心翼翼控制出線的力道及讓竿緩衝的時機,於是慢慢地將水裡頭的大魚拉出近岸的水面,仔細一看果然是前所未見的大傢伙。 3號的軟蟲鉤緊緊地掛在魚嘴上,除非是拉斷了1.7號碳纖子線或是哪個線結意外崩壞,否則這條大魚上岸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這款1.7號ACE碳纖線的強 度我可是非常有信心的,畢竟超過5斤的野鯉也能順利地釣上岸來,至於線結強度的部份則已經不再是困擾我的問題,我只需小心翼翼地與水裡頭的大魚周旋對抗。

經過了大約1分多鐘的抵抗之後,我還是將這尾算是目前記錄的何氏棘魞撈上岸,拿出布尺一量大約是47公分左右,已經超過了10/25那天釣到的43公分左 右的紀錄,由於沒有攜帶手秤的緣故因此沒辦法量測實際的重量,不過以經驗來目測大約有2斤左右的體重。這尾何氏棘魞果然相當壯碩,上勾之後激烈的掙扎讓這 尾可憐的軟蟲幾乎從中間斷成兩半,不過能毀在這種體型大魚的手下應該也算是不枉此生了吧。

(下圖:今天以軟蟲釣上來的47公分何氏棘魞)

(下圖:口部軟蟲鉤掛的特寫)

我仔細地將這尾何氏棘魞從頭到尾看了好幾遍,同時也拍了不少各種角度的照片,坦白說這樣尺寸的何氏棘魞只能算是還可以的大魚,畢竟超過50公分的大魚常常 有出水的紀錄,不過這尾大魚的上鉤完全證實了我以軟蟲釣取何氏棘魞的想法,並且提供了許多值得繼續思考與突破的觀念及技巧,這對於狙擊更大體型的何氏棘魞 提供了許多極為有用的參考訊息。

在將這尾大魚放回水裡頭之後,我重新換上一尾新的軟蟲繼續釣魚,在後來的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裡頭,我又以軟蟲釣上來五尾30公分左右的何氏棘魞,總計今天 一共以軟蟲釣上來47公分級1尾,38公分級3尾,30公分級2尾,28公分級2尾,25公分級1尾,合計9尾何氏棘魞,另外以Spoon釣上20公分級 最小尾魚獲一尾。

這樣的成績其實讓我非常的意外,在之前兩次的花蓮溪釣行每趟同樣都釣上超過10尾的魚獲,但是都是以一般釣友最喜歡使用的Spoon假餌所釣獲的,但是今 天的Spoon則完全失去了何氏棘魞的青睞,僅僅釣上一尾不到20公分的小魚,卻意外地以相當冷門的軟蟲釣餌釣出令人吃驚的好成績,包括破紀錄的一尾大 魚,這樣的結果讓我在回來台北之後的這幾天不斷地回想與思考,我將這些問題及想法整理如下:

1.到底今天為何Spoon會失去效用?是只是單純的「釣餌效用遞減現象」的結果?還是有其他的因素所造成的?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基本上,我的 看法是「釣餌效用遞減現象」的確是存在的,畢竟無論是從國外學術研究的結果還是實際的經驗來看,在承受過度撈捕壓力的釣場裡頭,魚群會逐漸發展出趨吉避凶 的本能。此外,我在之前幾天釣到的何氏棘魞全部都在拍照之後放生回去,因此對於這些可能不只一次被我本人或是其他釣友用Spoon這種人工釣餌釣上來過的 當地魚群來說,逐漸地將Spoon跟危險聯想在一起的可能性的確是存在的,這或許也能夠解釋這種現象。

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天候的因素,之前在10月底前來這個溪段釣魚的時候,氣溫都是在25度以上,因此溪水的水溫還算是不太低,魚群的活動力看起來也似乎 不錯,但是今天的氣溫就明顯低上許多,加上東北季風強盛的緣故,因此站在溪邊釣魚並不是件輕鬆的差事,到了下午三點以後氣溫更低,平常不太怕冷的我還得穿 上雨衣來避寒,因此較低的氣溫或許也是影響何氏棘魞追食Spoon意願的原因之一,不過這一點還需要更多的實際驗證才能加以證實。

2.軟蟲鉤的掛鉤確實的程度比較好,今天釣到的何氏棘魞完全沒有脫鉤逃逸的情形,如果是以Spoon來釣何氏棘魞的話,除非非常確實地掛在嘴部,否則確實 會有脫鉤逃逸的情形發生,就像前兩次賴這裡釣魚的時候,大該都因為脫鉤而跑掉了幾尾魚。此外,Spoon的鉤子要勾到魚的角度跟機率多少要有點運氣,但是 軟蟲鉤則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只要來吞餌基本上是沒有脫鉤的可能,更何況軟蟲鉤的倒鉤及鉤鋒都比一般的Spoon鉤子要來得犀利許多。

(下圖:軟蟲鉤的掛鉤確實的程度比較好)

3.以3”長的軟蟲來釣何氏棘魞似乎相當地恰當,再搭配B-51的3號軟蟲鉤已經能鉤涵蓋40~25公分之間的何氏棘魞對象魚。若是採用4”長度的軟蟲的 話,則可能必須用到2號鉤。下次可以以硬調性的V3釣竿搭配5”的大號軟蟲來誘釣更大型的何氏棘魞,或許會有出人意料之外的收穫。

4.V2這把軟蟲竿的彈性其實並不理想,今天在釣上最大尾47公分何氏棘魞的時候,這把V2實在是已經彎得不像話,嚴格地來說並且沒有適當的釣竿反發力, 以至於搏起魚來相當的費時耗力,還讓我ㄧ度還擔心1.7號線會抵擋不住這尾何氏棘魞巨大的爆發力,不過卻因此再次證明1.7號線的確可以作為標準的配備, 不過事後想想應該還是2.0號比較保險。

5.軟蟲釣法的晃餌策略與手法跟釣Spoon其實是完全不同的,軟蟲的晃餌動作需要更細膩輕巧的操作技巧,才能適當地模擬真實餌料生物的活動姿態,這在軟蟲釣法裡頭是非常重要的基本觀念。

6.在魚類活動力低的秋冬時節,要能吸引食慾低落的溪流魚類咬餌必須確實掌握所謂的Hot Zone,這是非常重要的釣魚觀念,軟蟲釣組在能夠精準地帶入或是操控在預先設定的Hot Zone內,讓躲藏蟄伏在這個Hot Zone內的何氏棘魞會在受到不斷的吸引之後前來咬餌。簡單地來說,要能夠精確輕巧地操控軟蟲釣組,才有可能順利釣到何氏棘魞。

(下圖:Hot Zone的尋找及設定,關係到是否能夠順利釣到魚)

7.在像花蓮溪這種溪流幅度動輒超過30公尺的大型開闊溪流裡頭釣魚,標點的選擇及設定其實是一大學問,從這幾次的實際經驗來看,何氏棘魞這種魚並不是存 在於溪流的每一種地形角落裡頭,相反的,為數並不算多的何氏棘魞族群反而是集中在幾個典型的標點內。第一種溪流地貌標點是急流後段的緩流區,這種水流較為 和緩的緩流會有成群的何氏棘魞聚集,在米棧大橋上上方大咬的就是這種地形。

第二種地形則是大區域的緩流平瀨,今天下午在米棧大橋下方釣到大何氏棘魞的溪段就是這種地形,這種地形操控軟蟲相當容易,不過因為溪流底部相當平坦乾淨的緣故,因此魚兒上鉤之後容易驚嚇到其他的魚兒,因此不容易接二連三釣上魚。

總而言之,要先正確地找到何氏棘魞可能藏身的標點,才有順利釣到魚的可能。下次去花蓮溪釣魚的時候要帶Nikon的望眼鏡去,方便在制高點搜尋遠處的可能標點。

8.在釣軟蟲的咬鉛選擇方面,我今天搭配的是5B左右的咬鉛,一方面是考慮到強大的東北季風對於拋投產生的影響,二方面則是考慮到橡膠製的軟蟲具有相當的 浮力及水流沖刷阻力,因此沒有適當的咬鉛重量實在不足以將軟蟲保持在設定的釣棚內。在重量的選擇上必須在不影響拋投程度、深度的設定以及晃餌的容易度前提 下,選擇最為輕巧的咬鉛設計。這樣的觀念對於Spoon也是同樣地適用,只不過金屬製的Spoon本身已經具備一定程度的重量,因此咬鉛的號數可以再小上 一些,通常我都是搭配2B鉛來釣4克的Spoon。

以上是今天到花蓮溪米棧大橋附近溪段釣何氏棘魞的釣遊心得日記,附帶補充一提的是當天的天氣為沒有下雨的陰天,氣溫大約在23度℃左右,從花蓮溪口方向吹進來的東北季風相當強盛,水溫還算不太冰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