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3–花蓮溪-溪流の王者-(1/2)

今天又大老遠地跑了一趟花蓮,前一天自己還真的是猶豫了好一陣子,沒想到Ally竟然說:「就去釣釣魚吧,反正台北的雨是怎麼下都下不完的,不如就去花蓮 看看吧!」於是在老婆大人的支持下,我還是隔天起了個大早搭乘6:42分從台北開出的自強號,大約花了三個小時的時間抵達花蓮。

這趟花蓮行已經是最近十天裡頭的第三趟,在上週10/25及10/31兩天,我在花蓮溪米棧大橋上方的溪段釣了不少體型在30~40公分左右的何氏棘魞,因此今天基本上還是先到這個溪段來看看溪流的水況,再決定是不是要在這個溪段下竿。

最近幾天東北部山區下了不少的雨,東部的山區也間歇性地下了一些大雨,因此前幾天我還真的是很擔心花蓮溪的溪水會不會因此而變得渾濁不堪,不過當今天來到 米棧大橋之後從橋上往下看去,除了溪水的流量明顯比10/31當天來得大之外,水質的清澈度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因此我沿著下到溪床的路把租來的摩托車 停好,便又往上游步行了大約7、8百公尺的距離,來到前兩次何氏棘魞大咬的緩流溪段來下竿釣魚。

前兩天我從魚拓樂利店拿到了一些Daiwa出品的Spoon,我拜託樂利店的李Sir把所有分店的同一款Spoon全部收購了下來,今天原本也就打算還是 以這款Spoon當作開場,不過昨晚在整理裝備的時候突然間心血來潮,想到說這幾趟去花蓮釣何氏棘魞包括Spoon及硬質路亞都有釣到魚的紀錄,唯獨自己 最拿手的軟蟲擬餌還沒有釣到魚的紀錄。最近在整理幾趟釣魚之行的日記及照片的時候,心裡總是有著很強烈的直覺認為花蓮溪裡頭的何氏棘魞是一定會來吃軟蟲 的。雖然網路上的釣友也有以軟蟲釣到何氏棘魞的紀錄,但是目前絕大多數人都是以Spoon及硬質路亞為主流釣法,絕少看到有專門以軟蟲來釣何氏棘魞的釣 友。儘管如此,我還是決定將自己常用的軟蟲盒一起帶來花蓮,只是萬萬沒想到這個臨時的決定,卻為隔天的花蓮之行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及震撼。

我在11點左右就已經綁好釣組準備下竿,今天還是以輕量的7.02呎V2竿開場,搭配著1000型Abu Garcia 100U的捲線器,螢光黃色的4磅Fire Line前端再接一段大約40公尺的0.4號白色Fire Line,這種奇怪的安排其實完全沒有任何特別的用意,只不過是想試試看白色的細火線在拋投時候的表現及操控性,作為採購下一批母線時候的參考。此外因為 考慮到東北季風的影響,因此希望能以更細的線徑來改善拋投性能,因此把手邊一捲之前沒用完的白色Fire Line拿來試驗看看。

導線的部份採用1.7號ACE碳纖線,我會採用碳纖質導線的緣故有幾點,第一,大比重的碳纖線有容易拋投、不易受風力影響的優點,此外也能以優異的切水性 來減少湍急水流對於釣線的影響,避免因此對假餌游動晃餌的泳型以及設定狙擊的泳層深度產生不利的影響。導線的長度以兩倍竿長為基準,大約是12~14尺左 右,這樣的導線長度在幾次的試釣中,已經證明具有容易拋投及強度可靠的實用性,因此目前已經成為我溪流釣何氏棘魞的標準釣組配置。

在米棧大橋上游的這處緩流釣場裡頭,我決定嘗試一開始就用軟蟲來釣何氏棘魞,因此我選了Owner出品的C’ultiva B51系列3號細柄軟蟲鉤,搭配5B咬鉛的釣組設計來釣軟蟲。軟蟲的部份則以兩款Ecogear出品的夜光系列3”長度的Minnow軟蟲,分別是純白色 的32號及透明星狀黑點的37號系列兩款軟蟲。

(下圖:今天拿來釣何氏棘魞的軟蟲鉤及Minnow軟蟲)

這陣子我一直在思考以軟蟲來釣何氏棘魞的實際可能性,因此我花了不少時間去找了一些何氏棘魞生態習性方面的資料,並且之前幾次在花蓮溪流域實際釣魚的時 候,也刻意仔細地觀察了當地溪流的生態環境,我發現到在東部溪流裡頭除了從外地移入的溪哥魚類之外,最大宗的魚類應該是各種會降海繁殖的蝦虎魚,這些數量 龐大的蝦虎魚類以及族群更為龐大的各種淡水蝦類,很顯然應該就是何氏棘魞平日主要的食物來源。從這個角度來思考何氏棘魞釣餌選擇的這個問題,各種橡膠製的 軟蟲假餌似乎比較可能模擬出這些日常餌料魚類的各種動作及神態,也是為了驗證自己的這個想法,因此今天特別回到這個最有可能釣到魚的緩流釣場來試釣看看。

這處緩流釣場在10/25第一次來釣魚的時候,溪流裡頭的何氏棘魞追食Spoon激烈的場面簡直只能以「爆釣」來形容,後來在10/31這天第二次來這裡 釣魚的時候,除了剛開始的半個小時有幾尾40公分級的何氏棘魞吃餌之外,後來有將近兩個小時的時段裡頭,各種品牌及顏色的Spoon完全無法吸引該處緩流 裡頭何氏棘魞的追咬。我回到台北之後不斷地在腦海裡頭思考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以Spoon這種完全人工的(Artificial)的擬餌來釣何氏棘魞, 也會產生在其他釣魚活動中普遍存在的「釣餌效用遞減現象」。

(下圖:第一尾以軟蟲釣上來的何氏棘魞口部特寫)

(下圖:第一尾37公分的何氏棘魞特寫)

因此,今天打從一開始我就不打算以Spoon來釣何氏棘魞,反而選用完全沒有把握會來咬餌的Minnow軟蟲。然而,釣餌才一入水沒多久就證明了我這些天 來的猜想是完全可行的,在之前頻頻中魚的急流邊緣一個強烈的魚訊將柔軟的V2竿重重地凹了下去,以軟蟲釣魚的第一竿竟然就順利中魚了。從抵抗的力道來看大 約是30多公分左右的魚,在慢慢地將魚拉近以手撈網提上岸後,拿出布尺仔細一量是一尾大約是37公分的中型何氏棘魞,時間剛好是下竿的第一分鐘,十一點零 一分。

我仔細端詳了一下這尾何氏棘魞嘴邊軟蟲掛鉤的情形,藉以了解何氏棘魞捕食軟蟲的模式跟著鉤的情況,發現到何氏棘魞是以從軟蟲後方追食的方式來咬餌,因此這 尾軟蟲的後半截完全在魚的嘴吧裡頭,軟蟲頭部的半截露在外頭,3號軟蟲鉤牢牢地掛在魚嘴的邊緣,完全沒有像Spoon會有發生意外脫鉤的可能性。我在仔細 拍了各種角度的照片之後,將這第一尾的軟蟲魚獲放生回水中。

(下圖:第二尾的何氏棘魞特寫)

為了驗證其他顏色軟蟲的咬餌可能性,因此我取下這尾透明星點塗裝的37號軟蟲,改用同系列純白色的32號軟蟲來試釣。以同樣的拋投及晃餌策略在緩流與急流 的邊緣地帶來釣魚,大約又試了20分鐘之後在比較後段的淺水區域又來了一個更大的魚訊,這一回水裡頭的魚將釣竿硬是往急流的流心方向用力扯去,不過經過幾 次的緩衝及放竿之後,還是順利地將魚兒撈入手撈網之中,回到岸邊拿出布尺一量,跟剛才第一尾何氏棘魞的長度相同,大約也是37公分左右,不過因為這尾魚的 體型比較壯碩一點,因此感覺起來掙扎的力道比較強悍一些。在拍照的時候才發現鉤子上的白色軟蟲可能在掙扎的時候被扯掉了,因此只剩下緊緊掛在魚嘴上的3號 軟蟲鉤。

(下圖:第三尾何氏棘魞口部特寫)

(下圖:第三尾的何氏棘魞特寫)

接下來為了證明是不是也能以之前大咬的Spoon來釣何氏棘魞,因此換掉了原來的軟蟲釣組,改用原先這款Daiwa出品的4克金黃色Spoon來釣魚,結 果試了將近20分鐘的時間完全沒有任何何氏棘魞前來咬餌的跡象,其間還改用了5、6款其他形狀及顏色的Spoon,結果在這個標點內完全沒有任何咬餌的跡 象。同時,我還採取上一趟10/31所採用的對岸漂流釣的手法來吸引魚群前來咬餌,可是卻連一點追咬的跡象都沒有。

為了證明到底是水裡頭的魚群是已經被我釣怕了,還是Spoon這種神奇的人工魚餌已經產生了所謂的「效用遞減現象」,我又換上最初使用的軟蟲釣組來試釣看 看,結果才沒幾下又是一陣強烈的魚訊將釣竿硬是凹了下去,從掙扎的力道來看這尾魚的體型絕對不在之前兩尾魚之下,果真將魚撈上岸一量是接近40公分的壯碩 體型,嘴部上緣還緊緊地掛著軟蟲鉤。

這下子的確說明了在連續幾天以相同的Spoon釣組誘釣該處釣點內的何氏棘魞之後,果然產生了典型的「釣餌效用遞減現象」,之後我又換上了原來的Spoon釣組來重複證明這個想法,果然連一點來咬餌的跡象都沒有。

到了這個時候,我今天來這裡釣魚主要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因此也無須浪費時間在這個早已經習慣的釣場裡頭繼續釣魚,還是得多開發一些新的釣場來磨練自己誘釣 何氏棘魞的觀念及技巧。因此就沿著溪床不斷地往下游一一試釣下去,同時也為了驗證其他在10/31釣過的釣點是不是也產生了類似的「效用遞減現象」,因此 這一路上都是使用Spoon釣組來釣魚。

這個時候花蓮溪床的氣候突然間惡化了起來,從東側出海口吹來的強烈東北季風讓釣組的拋投產生了很大的困難,儘管如此,我還是花了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沿著溪 床試了大約將近半公里的河段,結果連一尾前來追咬的魚影都沒看到,最後我走到米棧大橋下方大約400公尺左右的一處長度超過100公尺的緩流淺水區,決定 今天整個下午的時段就在這處河段試釣看看。

這段緩流的水深大約在1~2尺之間,溪流的幅度極寬,主流在對岸靠近消波樁的附近流過,因此靠近我的這側則是水流較為和緩的淺水緩流,水底的狀況大致上看起來相當的乾淨,可以提供魚群躲藏的空間應該很少,因此標點的選擇必須選在靠近急流的邊緣及更下游處的緩流地帶。

(下圖:今天唯一一尾以Spoon釣上來的何氏棘魞)

一開始我還是以Spoon釣組來試釣,下游處的水面偶爾可以看到銀白色的小魚被不明的魚兒追逐躍出水面的畫面,我心裡想在這個標點內釣到何氏棘魞的可能性 應該很高。果不其然,釣組一落水就不斷傳來陣陣追咬的震動感覺,不過看起來應該都是一些小的何氏棘魞,後來我稍微放慢捲線的速度,果然看到一小群大約20 公分大小的何氏棘魞在追食Spoon,不過可能是魚兒體型真的是小了一點的緣故,因此都沒能有任何正吃上鉤的情形發生。後來終於來了一個顯著的魚訊,不過 從抵抗的力道來看並不是什麼大魚,果真拉近一看是一尾大約20公分出頭的小魚,Spoon的鉤子果真一如預期是意外著鉤在口部外側,完全不是標準的正吃上 鉤。

(下圖:今天採用的釣組設計及晃餌策略)

—- 未完,待續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