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25–花蓮溪-溪流の王者-(2/2)

於是我改變原先在急流流心的放流策略,將Spoon拋向下游面靠近岸邊的淺水區域,然後緩慢地收線晃餌,結果不到幾秒內立刻有魚來吃餌,在短暫的掙扎之後一尾30多公分的何氏棘魞又被我拉出水面。在拍完各種角度的特寫照片之後我還是將魚兒放回溪流。

然後在2點到3點的1個小時裡頭,這個岸邊的淺水域總共有7尾何氏棘魞上鉤,其中三尾因為換了新的沒有倒鉤Spoon的緣故,因此在中途不慎脫鉤而去,其 中包括一尾體型明顯超過40公分的大魚在浮頭的瞬間脫鉤逃逸,其餘順利上岸的四尾何氏棘魞中,包括兩尾35公分左右,一尾大約40公分出頭,以及今天唯一 一尾體長低於30公分,大約是25公分左右的小魚,讓人無法置信再這樣水深不到1尺半的淺水域裡頭竟然有這麼多的大魚。

(下圖:第五尾是30多公分的何氏棘魞)

後來,又看到下游更淺的淺灘還有魚鰭露出水面的跡象,因此又順流而下將釣組拋投到更淺的水域,結果又來了兩尾大約20公分出頭的小何氏棘魞,只不過因為使 用順鉤的緣故都在半途脫鉤而去。後來的大約半個小時的時間裡頭都沒有其他的何氏棘魞來吃餌,於是我又到更下游的淺瀨裡頭來試試看運氣,這段水深在1尺以內 的淺瀨流速極快,加上水底都是無法提供何氏棘魞隱匿的碎石粒,因此一如預期地都沒有任何的魚訊發生。

(下圖:第六及第七尾也是30多公分的何氏棘魞)

(下圖:第八尾何氏棘魞體型稍小,不過也有30公分)

(下圖:第九尾何氏棘魞體型也超過40公分)

(下圖:第十尾何氏棘魞體型是今天最小的,僅有25公分)

(下圖:今天最後一尾何氏棘魞體型約有35公分)

由於要搭乘傍晚17:31分的太魯閣號火車回台北,因此無論如何都得在16:30之前收竿趕回花蓮市區,眼看著此時距離收竿時間只剩下一個小時的時間,於 是我沿著溪邊走了一大段路到更下游接近米棧大橋的地方來試看看有沒有更大的何氏棘魞。下游的溪床都是水流極快的特大急流,我先選了一小段水底有亂石的紊流 溪段區域試釣看看,所採用的策略則是直接將Spoon拋向下游面的流尾,然後逆流將釣組帶入紊流的底部。這個策略果然奏效,不一會兒一陣鮮明的魚訊傳來, 從激流裡頭順利地拉起今天最後一尾大約30公分的何氏棘魞。

最後的半個小時我換到下方的亂瀨區裡頭釣魚,不過試了好一陣子都沒有任何何氏棘魞吃餌的跡象,最後還一不小心造成釣組掛底,意外地損失了一個昂貴的 Spoon。看著時間已經接近16:20分了,所以決定提早收竿結束今天釣果堪稱豐碩的釣遊。從中午11點半到下午四點半大約五個小時裡頭,總計順利拉上 來11尾何氏棘魞,平均體型都在30~40公分之間,只有一尾小於30公分,坦白說,這是事前完全不能想像的事情。除此之外。在使用Spoon這種神奇的 擬餌釣魚的技術問題方面,也得到許多的操作經驗及實地的驗證,更對於何氏棘魞這種夢幻一般的溪流魚種的習性、棲地、標點以及適當的釣組設計等等細節,有了 相當程度的初步認識與了解,下次再來這裡釣何氏棘魞的時候應該可以更加的駕輕就熟。

回來台北的火車上,我的腦海裡頭不斷地反覆回想著今天釣魚所遭遇到的困難,以及許多操作Spoon技術層面的領會與突破,因此有必要在這裡詳細敘述與紀錄。

1.標點的選擇是決定能否順利釣到何氏棘魞這種魚的第一個關鍵因素,從今天的釣魚經驗來看,在11點半到12點半的頭一個小時裡頭,我選了溪床底部乾淨無遮蔽物的急流段流尾來釣魚,雖然有足夠的水域深度,不過事實上卻證明了這樣的標點內並沒有何氏棘魞前來吃餌。

反倒是在下游水流比較和緩的淺水域,不時可以看到何氏棘魞將背鰭露出水面,在水深不及膝蓋的近岸淺水灘覓食戲水,這與一般溪流釣魚的觀念似乎有所牴觸。有可能是像何氏棘魞體型如此巨大的溪流魚類並沒有太多的天敵存在,因此可以放心地在淺水域裡頭活動。

今天釣到何氏棘魞的標點水域有以下三種,第一種是急流流心邊緣的深水緩流,大型的何氏棘魞幾乎都在這樣的標點內上鉤,第二種則是下游靠岸邊的淺水域,也順 利釣到不少的魚,不過這個標點內的何氏棘魞很容易受到驚嚇。第三種標點則是急流裡頭水底大石林立、水流紊亂的洄流區,這種標點是北部溪流溪釣石斑魚的標準 標點,今天最後一尾何氏棘魞是在這樣的標點內釣獲的。不過溪床開闊平坦的花蓮溪主流這樣的標點並不多,或許在秀姑巒溪裡頭會是不錯的狙擊何氏棘魞標點。

此外,今天因為時間有限的關係,有兩種標點還沒能仔細地試釣,第一種是急流流心底部的標點,雖然第一個小時沒能釣到任何魚,不過我認為這種標點應該會是特 大型何氏棘魞的重要標點,關鍵的因素在於是否能夠找到急流底部地形變化的溪段,能夠提供大型何氏棘魞蟄伏與藏身的隱匿標點。第二種標點則是深水域的急瀨, 特別是這種急瀨地形邊緣的深水緩流,應該也是大型何氏棘魞可能藏身的標點,不過以上這兩種地形釣魚的難度很高,在釣組設計及操竿策略上必須加以調整,這個 部份等下次再實地來驗證一下。

(下圖:特急瀨邊緣的深水緩流應該也是大型何氏棘魞可能藏身的標點)

2.在Spoon種類的選用上,今天除了之前大咬的Daiwa出品4克金黃色Spoon之外,我也同時嘗試了之前似乎都不會來追咬的其他Spoon,包括 也是Daiwa出品的,2.5克金黃色、金黃與紅色、明黃色,以及台灣製廉價的銀白色Spoon等等數種小型Spoon假餌。其中Daiwa的2.5克金 黃色及金黃/紅色兩種Spoon證明了何氏棘魞的確會前來追咬,特別是金黃色的還釣到至少一半的魚,至於金黃/紅色Spoon則可能是因為尺寸過小的緣 故,因此大多是較小型的何氏棘魞前來咬餌,至於同廠牌的明黃色系以及台灣製廉價的銀白色Spoon,則完全沒有來追咬的跡象。

顯然地,Spoon的尺寸與顏色也會影響到何氏棘魞上鉤的意願,就這兩次實際釣魚的經驗來看,何氏棘魞的確偏好金黃色系的Spoon,其他顏色及銀白色則 似乎必須要再多驗證幾次才能明瞭實際的效果。就今天實際的經驗來看,4克左右的Spoon比較適合30~40公分以上的何氏棘魞,2.5克則多是30公分 上下的何氏棘魞前來咬餌,不過更大型的Spoon則似乎完全沒有咬餌的意願,這次也試用了Daiwa出品的一款大型Spoon,結果也沒有來咬餌的跡象, 在BassProShop買的幾款美規大型Spoon也沒有釣上任何的何氏棘魞,看來似乎4克重的Spoon最適合用來釣取何氏棘魞。

此外,Spoon的泳型也是一大關鍵因素,Daiwa出品的幾款Spoon在水中的泳型非常的活潑生動,很容易就挑動何氏棘魞追咬的慾望,反觀台灣製廉價 的銀白色Spoon在水中的動作則相對呆滯許多,因此連一點咬餌的跡象都沒有。不過Daiwa出品的2.5克Spoon原廠使用的是無倒鉤的鉤子,這是因 為原先這些Spoon是針對日本當地的虹鱒管理池釣魚所設計的,因此儘可能採用不傷害魚體的無倒鉤設計,不過對付何氏棘魞這種相當有拼勁的溪流大物,很容 易因此而產生脫鉤逃逸的情形。今天一開始改用2.5克Spoon命中的幾尾何氏棘魞,包括一尾超過40公分的大物,也是因此而在靠岸浮頭的時候脫鉤而去, 因此有必要自己另外購買有倒鉤的Spoon專用鉤來修改。

(今天的收穫真的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好)

3.何氏棘魞的確會有背鰭露出水面的習性,先前在網路上看到相關的敘述還以為是水裡頭的魚多到浮出水面,今天才知道原來何氏棘魞會在水深極淺的岸邊覓食及嬉戲。今天我就不只一次看到下游的淺水域有何氏棘魞的背鰭在水面上擺動,這種習性可以作為尋找下竿標點的重要參考指標。

4.在碳纖導線的長度的部份,今天因為考慮到減少吸水沖刷的影響,因此採用大約10呎左右的配置,效果顯然還不錯,應該可以考慮再增長一些。

5.在咬鉛配置方式的問題及改進對策方面,今天於由釣組受到溪水沖刷以至於產生掛底的情形,因此損失了3個寶貴的Spoon,針對這個問題可能必須採用捨棄式的咬鉛設計,來減少整組釣組報銷的窘境。

6.硬質路亞的困境,今天用了各式路亞來嚐試釣何氏棘魞,結果卻是連一尾魚都沒有釣上,而且也都沒有任何前來咬餌的跡象,實在不知道原因出在哪裡,可能還是要多嘗試幾次才會明白。

7.關於以軟蟲釣何氏棘魞的可能性的部份,我認為會來追咬的可能性很高,不過是不是會比閃亮的Spoon假餌效果來得更好,其實我是沒有任何把握的,不過非常值得試看看,下次去花蓮溪釣何氏棘魞的時候可以帶一些軟蟲去釣釣看。

8.在釣組拋投的策略與手法方面,前面提到的放流手法基本上是正確且有效的方法,不過當釣組在急流中自由漂流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到收放線的間隔及時機,避免因為過度沖刷以至於造成意外掛底的窘境。

以上是今天到花蓮溪米棧大橋上游溪段釣何氏棘魞的心得日記。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