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暖化會是苦花魚消失的元兇?

今天的中國時報有一篇方力行教授提到地球暖化與鯝魚(苦花)往溪流上游上溯的關係(詳見文後附件),這篇文章雖然沒有詳細說明方教授的研究成果,僅提到:「…..花了他十四年的時間,四處找經費讓研究持續下去,如今終於有了令人欣慰的成果。他發現楠梓仙溪的鯝魚類,在禁止垂釣的保護區內,不僅有魚群數量減少現象,棲身地理高度也愈往上游,他認為這是全球暖化後,對本土魚群生態衝擊的最佳例證。」。

坦白說,我對此抱持保留的看法,根據我多年來持續觀察溪流裡的苦花魚族群消長的情形,我的看法是造成苦花魚或是大多數溪流魚類生態族群從棲地裡頭消失的主要原因,應該是人為的大量濫捕及棲地環境被破壞所導致。雖然文中有特別強調是在所謂的「禁止垂釣的保護區內」,但是長期以來的血淋淋例子讓我對保護區內的保育效果實在是大打折扣,楠梓仙溪的保留區被不肖之徒「血洗」也不是第一次了,前幾年某家電視台興致沖沖地大老遠跑去楠梓仙溪作了一集保護區保育成果的特別節目,才播出不到一個禮拜,熟悉當地地形門路的不肖之徒便循著電視台畫面的指引,把整條溪用氫酸鉀(白粉)給「清洗」過一次,那個第一現場也是在保留區內。因此,保護區裡頭的魚群數量會減少,人為因素應該是第一個罪魁禍首。你說台灣的保育做得徹底嗎?相信絕大多數常常在深山野溪裡頭出沒的釣友,心裡應該都很清楚到底事實是怎麼一回事,不然連那麼著名的大武山自然保留區就不會有夜夜屠殺水鹿的事件發生了。

常常去坪林北勢溪溪釣的釣客應該都看過黃昏時分的毒魚客吧,一群大約三五個五六十歲的當地人,趁著黃昏時分在流尾牽起攔魚網,然後從上游流頭丟入幾顆氫酸鉀,用不著幾分鐘整個溪面滿滿都是翻白掙扎的魚群,毒魚客從攔魚網裡撈起一網又一網的死魚,裝入水桶內然後囂張地開著廂型車揚長而去,回程的路上在坪林大街上用餐的時候,路邊一台廂型車裡頭一袋又一袋的冰凍溪魚被大喇喇地送入店家的冰櫃裡,你才終於恍然大悟原來當地人所謂的愛鄉護漁是怎樣的一回事。

造成苦花魚大量消失的第二個元兇,應該是自然棲地環境的破壞,以宜蘭近郊的粗坑溪來說,20年前只要在入山口處的溪流淺賴裡頭,就可以看到一整群優游玩耍的苦花,當地的電魚風氣極盛,家家戶戶幾乎都有一組以上的「電仔」,早年警察還不太管事的時候,大白天你站在溪裡頭釣魚,上游及下游常常會有人跟你比電魚的速度快還是你的釣魚技術好,當年筆者年紀還小,常常被電魚的阿伯戲弄,說:「少年仔,賣釣阿,阿伯電一些給你帶回家虎爛」,真是氣死人了。

當年的電魚客這麼兇悍,苦花魚有因此而絕跡嗎?其實並沒有。在粗坑溪入山口往上游走去約300公尺的地方,有一座大型攔沙壩,攔砂壩上遊的林相相當完整,因此溪水終年始終冷洌清澈,儘管當地人再怎麼電魚只要一陣大雨過後,隔天便會有大批從上游被大水沖下來的苦花魚可以垂釣,這是因為上游苦花魚的生存環境還保留得相當完整的緣故。曾經幾次跟朋友一起深入上游叢林內尋訪大苦花,往上游走去一路上溪畔林相完整,到處都是野生動物的足跡,筆者當年在這條溪畔跟山豬不期而遇也不是第一次,溪畔小徑上一隻隻巴掌大小的人面蜘蛛看得會讓你頭皮都快發麻。溪谷裡虎頭蜂到處飛舞,每次上山的前一晚洗澡都不敢用香皂,怕第二天引來大批虎頭蜂停留駐足。溪澗裡的青苔長得厚實,即便是穿著溯溪鞋一不小心還會滑倒,苦花魚不怕沒食物。溪水冰冷刺骨,常常到了下午三點過後,太陽被高大的山谷遮蔽,站在溪流裡垂釣變成讓人難以忍受的一件苦差事。那個年代溪裡頭的苦花多得太不像話,每次溯溪過河的時候,眼前一群又一群黑鴉鴉的魚群快速地往上游奔去,潭區裡頭的苦花到處翻騰,啄食石上青苔,銀白色的魚體一閃一閃地,像極了破碎一地的鏡子。

可是十來年前的某天,我在這清靜的溪畔釣魚的時候,轟隆隆的聲音從溪谷下游傳來,一台巨大的怪手開山闢路,一路從下游殺到上游,只因為台電的工程車要上來架線,從此以後溪流的水質便一年不如一年,隔沒幾年自來水公司在當地建了一個引水池,從上游埋管一路將清澈的溪水直接從源頭截流,自此以後從攔砂壩以下便已無水可流,上游河段則因為溪水變少,溪畔的植物生態完全改變,溪畔的水土保持完全改觀,隔沒幾次颱風過後,溪旁的水土大量流失,溪流的景況一年不如一年,更別說是還要看到苦花魚,前一陣子去看Google Earth的衛星空照圖,這條溪流的上游林相已經完全完蛋,這條野溪當年生機蓬勃的生態也一去不復還。

大多數的人大概都會承認今天地球暖化的罪魁禍首是人類,大多數的釣友應該也會同意今天各地溪流苦花魚的大量滅絕,人類濫捕及環境的破壞是主要的元兇,但是這並不等同於地球暖化會是苦花魚消失在各地溪流的主要原因。


中國時報 2007.05.21 

復育珊瑚 鯝魚向山頂游 方力行揭暖化真相

夏念慈/高縣報導

「不要再將畫面定格在海洋珊瑚礁遭人為破壞的濫情上,幫幫忙,如何讓淺海野生珊瑚大量人工繁殖,才是挽救台灣海域珊瑚群生態的重要關鍵!」

廿多年前投入珊瑚復育並卓然有成的方力行教授,最近因指導帛琉政府成功的進行珊瑚復育,而成為國際囑目的人物。

大約三星期前,美國《紐約時報》大篇幅報導帛琉復育珊瑚成果已為全球典範。多數人並不知道,執行這項復育計畫的首席顧問,就是前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館長方力行教授。

方力行是國際知名的海洋生態保護及溪魚生態研究學者,但自帛琉珊瑚復育躍上國際知名媒體版面後,他守護大地保育動物的作為,與英國珍古德博士保護黑猩猩一樣,國際聞名。

五十七歲的他,去年從公職退休前,全心致力於墾丁海底珊瑚復育及海洋生態保護,如今轉任正修科技大學講座教授。

他成功籌備經營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從各界一片看衰氛圍下,搏得滿堂采成績,表現受到肯定;但他調查國內溪流魚類生態及野生珊瑚礁群生態遭自然或人為破壞,也喚起各界焦點。

最近兩年,他守護大地生態的作為,從揭發問題的嚴重性轉變到提出具體可行辦法。

因為堅持不要再對野生珊瑚生態遭破壞濫情,他領導一批生態學者研發如何移植復育野生珊瑚技術,並為研發出的關鍵技術取得國家專利權,也將這項台灣之光在國際發光發熱。未來,他希望技術能如同目前養殖魚類般成熟,淺海野生移植珊瑚不再有面臨絕種的憂慮。

高雄縣楠梓仙溪魚群生態研究,花了他十四年的時間,四處找經費讓研究持續下去,如今終於有了令人欣慰的成果。他發現楠梓仙溪的鯝魚類,在禁止垂釣的保護區內,不僅有魚群數量減少現象,棲身地理高度也愈往上游,他認為這是全球暖化後,對本土魚群生態衝擊的最佳例證。

楠梓仙溪鯝魚因暖化求生存上游研究報告,月底將首度公諸於世,這也是國內呼應暖化議題的首篇環境學術研究報告,頗受各界注目。

他將再度扮演守護大地預警角色,這次他提醒的是,「地球暖化,讓台灣陸上溪魚群生態已經呈現改變,這是政府該加入關心全球暖化議題的時刻了!」


中國時報 2007.05.21 

水中嬌客 對環境要求高

夏念慈

鯝魚(Varicorhinus barbatulus),俗名台灣鏟頜魚、苦花、苦偎、齊頭偎。身長大約十五至二十五公分,可長至四十五公分以上,魚身下半部銀白色。

牠以水底的藻類及水生昆蟲為主食,主要分布於山間水溫低於二十℃的河川上游,對水質要求頗高,需要非常乾淨的環境,是魚類中的嬌客,習慣於岸邊緩流的淺灘沙地表層上產卵。

在高屏溪流域主要分布在楠梓仙溪、荖濃溪、濁口溪、隘寮溪等上游及各支流中;在楠梓仙溪保護區中,從民權橋至一溪吊橋間為主要族群棲息區域。

從幼魚到成魚成長時間約需至少十個月到一年。口感類似香魚,但是肉質更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