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逛逛軍火庫吧
來逛逛軍火庫吧! 今天傍晚趁著從高雄出差回來的空檔,繞了段路去了一趟三重埔著名的軍火庫聖地,我大概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來這裡逛逛,除了添購一些價格相對低廉許多的消耗品外,也順道看看最近本地的擬餌釣界到底在流行些什麼新鮮的玩意。坦白說我每次來都很少多買東西,買些消耗品其實也只是不好意思逛了大半天還空手而回,雖然從老闆的眼神中大概也看得出來人家也心知肚明我不是什麼出手闊綽的買家,我卻還是一如往常低調地東看 […]
來逛逛軍火庫吧! 今天傍晚趁著從高雄出差回來的空檔,繞了段路去了一趟三重埔著名的軍火庫聖地,我大概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來這裡逛逛,除了添購一些價格相對低廉許多的消耗品外,也順道看看最近本地的擬餌釣界到底在流行些什麼新鮮的玩意。坦白說我每次來都很少多買東西,買些消耗品其實也只是不好意思逛了大半天還空手而回,雖然從老闆的眼神中大概也看得出來人家也心知肚明我不是什麼出手闊綽的買家,我卻還是一如往常低調地東看 […]
Leader What is Leader? 什麼是前導線(Leader)?在西式釣法的釣組設計當中,在母線(Main Line)與釣餌之間通常還會在接上一段所謂的前導線,這段釣線存在的功能包括了降低魚類的戒心、抵抗摩損及割裂、以及吸收衝擊並提供緩衝的效果等等。除此之外,在更細膩的操作層面上,還包括了解決水流、空氣溼度以及風力的影響等等,這些因素及影響分別簡述如下: 降低魚類的戒心 前導線最主要的
Albright Special Knot 簡介 我目前在前導線與母線之間所使用的線結方式,都是採用所謂的「Albright Special Knot」線結,這種線結在北美地區釣魚界早已相當地普遍,大家對於本種線結在強度的表現及可靠度都給予相當高的評價。我會開始使用這種線結最初是為了解決傳統電車結(Uni Knot)在線結尺寸以及衝擊強度上的缺點,因此從美國原文的釣魚書籍上頭選擇了幾種本地少見的線
Albright Special Knot Read More »
Modern Nymphing Techniques – John Randolph 引言 2007的一期Fly Fisherman雜誌有附贈一本「Nymphing for Trout」的小冊子,裡頭有9篇由不同的Fly高手所撰寫的Nymphing專門技巧,在這次從花蓮溪釣何氏棘魞回來之後,我就找出這本小冊子從頭仔細專研裡頭的觀念及技巧,雖然這本冊子所介紹的是跟Spoon完全不同的Fly技巧,但是
Modern Nymphing Techniques – John Randolph Read More »
Savvy Lure Loyalty and the Terrible Toothy Twosome – 2008/03-P58~62 Angling pressure is reason enough to stay away from traditional lures. More good anglers than ever are competing for the same
Savvy Lure Loyalty and the Terrible Toothy Twosome Read More »
溪流浮標釣法子線長度的問題 基本上,關於溪流浮標釣組的子線長度該如何取捨的這個問題,應該算是已經爭論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老問題,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從單一的角度來分析與解答,而且也牽扯到包括標點特性、釣餌種類、配鉛量的多寡等等其他細節,因此必須先將這些細節問題仔細思考清楚,才能看到整個問題的原貌。 首先,到底長子線跟短子線有何各自的優點及缺點呢?以長子線來說,會使用長子線的配置最主要的思考觀點,就在於希望
釣魚的效率性 一個人獨自釣魚,其實是最沒有效率而且最辛苦的一條路。 通常成功的釣魚活動會有幾個必備的要素,第一是要有正確的釣場訊息,第二是要有正確的漁汛資訊,第三是要有搭配的釣具及裝備,第四則是要有不錯的運氣。 要順利釣到目標魚種的第一個關鍵要素就是要有正確的釣場訊息,若是找不到魚兒躲藏的正確位置,任憑你裝備再精良、釣魚技巧再怎麼出神入化,能夠釣到魚的機率還是很低。因此第一手正確的釣場資訊,是成功
49元的軟蟲鉤收纳盒 我平日收藏各種軟蟲鉤的專用盒子,既不是日本大廠出產的專門用品,也不是美國網路商店上頭琳瑯滿目的美系產品,而是台灣隨處可見的十元量販商店的便宜產品,這個自己動手花不到十分鐘就可以製作完成的軟蟲鉤收纳盒,不但可以用來收藏各式各類銳利異常的軟蟲專用鉤,也可以拿來收纳其他專門魚鉤使用,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這個相當方便好用的軟蟲鉤收納盒只需花費49元新台幣。 (下圖:這種十元商店裏頭買到
大概在4、5年前左右,宜蘭河開始出現了這種當地人稱為「泰國鯽仔」的魚類,剛開始是在中山橋附近河段釣鯽魚及野鯉的時候,漁獲裡頭偶爾會出現幾尾體長在10公分上下的奇怪小魚,當時候只是覺得怎麼河裡頭又出現不明身分的怪魚,畢竟在台灣這種到處都是外來生物的國家,這倒也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情。 到了大概是2005年左右,這種外來小魚已經成為宜蘭河裡頭的優勢魚種,常常在釣魚的時候會不請自來地來了一大群,這種
過年的這幾天我看到擺在供桌上的年糕的時候,突然回想起十多年前沉迷於溪釣苦花當時候的一件趣事,我這樣說起來似乎有些讓人摸不著頭緒似的,到底神明桌上的年糕竟然會跟八竿子打不上邊的苦花魚扯上什麼樣的干係? 原來當年自己為了克服如何在湍急的溪水之中,能將成群的苦花魚誘集到標點裡頭來垂釣的這個難題,曾經花盡腦汁想過無數個千奇百怪的點子,結果這個難題在Uncle巧妙的指點之下竟然找到一個還算令人滿意的解決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