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這兩週半以來第四次到花蓮溪來釣何氏棘魞這種魚,第一次在10/25那天是先來投石問路,結果運氣極佳地在米棧大橋上游釣到不少體型不錯的何氏棘 魞,當天除了探勘藏有大型何氏棘魞的釣場之外,也是特意要來練習以Spoon及硬質路亞來釣取何氏棘魞的各種技巧。隔沒幾天的10/31我又跑了第二趟的 花蓮行,一樣也是到米棧大橋上游釣點去釣魚,除了想要再次確認10/25那天的熱烈釣況究竟是運氣的緣故,還是這本來就是當地溪流何氏棘魞應有的釣況。當 天在同一個地點的釣況基本上還是令我感到滿意的,雖然大型何氏棘魞的釣獲率並不如第一天來得好。然後上個禮拜六(11/03)則是又專程去驗證以軟蟲假餌 釣取何氏棘魞的技術可行性,結果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釣出連自己也感到訝異的好成績,並且在實地的試驗中看到了一些Spoon假餌使用的限制與問題。
基本上今天的這個第四趟的花蓮釣行,主要的目的還是想要再去驗證一下以軟蟲來釣何氏棘魞的技術可能性,並且試圖發掘出其他潛在的限制與問題,同時也想要再 去開發一些可能藏有大型何氏棘魞的新釣場。於是,今天並未走之前習慣的路線,而是在過了花蓮溪大橋之後,便循著舊的193號環山公路一路往花蓮溪的上游探 勘而去。會走這條路的理由除了想看看這條路沿線的地理環境之外,也想以這條公路較高的地勢來遠眺整個花蓮溪溪谷,了解一下最近花蓮溪下游河道的變遷狀況, 順便找出可以開發的何氏棘魞新釣場。
(下圖:這麼漂亮的水況竟然連一點何氏棘魞的蹤跡都沒有)
我沿著193號公路往上游一路騎去,沿途不斷地停下來遠眺及拍照,然後繞到月眉大橋上方觀看橋下的水勢與清澈程度,又回過頭繼續沿著193號往更上游的米 棧大橋前進,然後過了米棧大橋之後繼續往上游探勘,最後在到達上游約5公里的一處原住民村落後,然後沿著村口的小路下到花蓮溪的溪床上。
這處花蓮溪溪段的水色相當的漂亮,因此決定先在這裡試試看運氣,我找了一處潭區後方的淺瀨洄流以Spoon來試釣看看,結果在試了大約20分鐘之後都沒有 任何何氏棘魞前來咬餌。後來溯過溪床來到溪中的沙洲打算以反方向來拋投試釣,結果仔細一看才知道這處潭區後方的淺瀨洄流深度只有1尺左右,並且完全沒有任 何的遮蔽物可以供魚兒躲藏,這也難怪會連一點魚訊都沒有。
我於是調轉過頭來以主流為目標來釣魚,這裡的主流是一處大約100多公尺的淺瀨區,靠近岸邊的地方有一些水流較為和緩的緩流區域,感覺上有點類似米棧大橋 附近的釣點。原本以為這樣的釣點應該可以釣上來一些何氏棘魞,結果沒想到試了半個多小時之後也是連一點點咬餌的跡象都沒有,於是,我決定盡快離開這個沒有 任何魚訊的釣場,把握時間另外尋找一處可能會有魚的地點。
(下圖:花蓮溪下游寬闊的溪流水域對於釣魚人來說是極大的挑戰)
我騎著租來的機車回頭往米棧大橋的方向回去,一路上不斷地思索著該到哪裡去釣魚,經過米棧大橋的時候卻被下游漂亮的釣場環境給吸引住,一度的確很想就此停 下車來釣魚,不過想到這趟的目的之一是要來開發新的釣場,並且重複驗證軟蟲釣餌的適用性,確實不宜再以已經熟悉不過的釣場來釣魚。於是繼續沿著新的縣道往 月眉大橋的方向前進,來到荖溪口的時候還特意繞道到花蓮溪匯流處附近看了一圈,雖然匯流口的釣點環境看起來似乎不錯,不過必須站在這側高聳的堤防拋投,說 起來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釣座選擇,於是還是決定繼續往木瓜溪的方向前進來探勘。
我在東華大學路口前方的小路繞進了往花蓮溪床的產業道路,然後東轉西轉地竟然讓我找到了往溪邊的道路,而且還是早上自己在對岸的193號道路上看中的釣 場,當時還真的是佩服自己天生釣魚人的敏銳直覺。這處釣場是花蓮溪在繞彎之後筆直前進的一段急流地貌,可能是因為這陣子出水的緣故因此溪流的流速跟溪面的 幅度都相當的驚人。我大略地觀察了一下週邊的環境,然後往下游走了大約100多公尺的距離,選擇了一處接近急流尾段的緩流區域邊緣作為釣魚的標點,同時這 也是因為要刻意避開上游處一位正在拿八卦網網魚的老先生。
(下圖:湍急開闊的急流釣場,左側邊緣的緩流區域是今天中魚的標點)
我一開始還是決定選用最有可能來咬餌的金黃色Spoon來開場,釣具的部分則跟前一次所使用的幾乎完全一樣,只不過碳纖導線的部份從1.7號的ACE線換 成8磅的Berkley Vanish碳纖線。我所採取的釣魚策略也跟在米棧大橋時幾乎是一樣的,唯一的差別在於今天這段急流的流速遠遠大於前者,因此Spoon拋投放流的漂流速 率相當地快速,往往沒兩下子Spoon假餌就會被水流帶到幾十公尺外的下游處,此時我站在水中沿著近岸的急流邊緣開始晃餌捲線,然後隔沒多久就來了一個相 當強烈的魚訊,由於受到急流流速的影響這尾魚抵抗的力道遠比在米棧大橋附近的魚要來得激烈上許多,因此這把柔軟調子的V2竿幾乎都彎成滿弓的形狀,連捲線 都會感覺到有點吃力感,小心地將魚拉近岸邊之後一看,原來是一尾大約36公分的何氏棘魞。
(下圖:今天第一尾36公分何氏棘魞)
又過了大約十分鐘左右的光景,我又在相同的位置裡頭釣上一尾大約25公分的何氏棘魞,也是吃這款Daiwa出品的金黃色Spoon。然後我繼續採取同樣的 策略不斷地放流及晃餌,過了一會兒這把V2軟竿又被一個下游岸邊的強力魚訊給凹了下去,竿頭傳來的力道似乎又勝於前一次的何氏棘魞,我小心翼翼地調整出線 閥避免纖細釣線被大魚的抵抗力道給扯斷,捲線器出線的聲音不斷地在空氣中唧唧作響,過沒多久終於還是把水裡的魚給拉近浮了頭,只見得水面上白花花的一大 片,完全不像是平日常見的何氏棘魞,定住眼神仔細一看才知道原來是常在河口出沒的海鰱,難怪拉力跟拼勁如此地令人印象深刻,說實在的能夠在距離花蓮溪口幾 公里的溪流裡釣到這種出海口魚類,也算是出人意料之外的事情。
我拿出布尺大約地量測了一下這尾海鰱的體長,應該有35公分左右,雖然跟在宜蘭冬山河裡頭那動輒40幾公分的大海鰱相比算是小上了一號,不過也算是相當不 錯的體型,何況上鉤後掙扎力道的猛烈著實令人相當印象深刻。我在簡單地拍了幾張特寫照片之後,趕緊把這尾極其脆弱的海鰱放生回水中。
(下圖:意外上鉤的海鰱,拉力跟拼勁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為了再次驗證上個禮拜以軟蟲釣到何氏棘魞的實際可能性,於是我換了之前釣上47公分何氏棘魞的日本Ecogear出品之3吋長度星點Minnow軟蟲,搭 配Owner的Cultiva B-51二號軟蟲鉤來釣魚,同時為了能夠克服釣場的湍急水流,我在原先的2B咬鉛下方再加上一個6B的咬鉛,以避免輕盈的軟蟲被水流沖得難以維持設定的泳 層。
然後,我以這樣的釣組設計在接下來的一個半小時裡頭,又在同一處釣點內釣獲37公分、28公分、25公分以及23公分的何氏棘魞總共4尾,從開始下竿的 14:00開始直到收竿前的16:30,總計釣獲6尾何氏棘魞及一尾海鰱。以整體釣獲率來說今天是這四趟花蓮釣行中釣得最少的一次,不過若是一開始就能夠 選到一個有魚可釣的理想釣點的話,從中午的11:30~1:30兩個小時應該還可以再釣上4~6尾的魚獲。因此基本上今天下午還算是不錯的收穫,只不過除 了一尾令人意外驚豔的海鰱之外,兩尾體型較大的何氏棘魞體長都沒有超過40公分,這是比較讓我覺得美中不足的地方。
—-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