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0-宜蘭釣魚日記

前言

經過上個禮拜六下午短暫的交手之後,不知覺間我又激起了玩軟蟲的熱情,本來是打算這個禮拜再去花蓮溪一趟,卻還是在星期五午夜前兼程趕回宜蘭家裡。隔天清晨天一亮,我就直接來到宜蘭河邊釣魚,一直到中午回去吃飯休息了兩個小時,然後從14:30繼續奮戰到天色完全黑暗。在這大約8個小時的釣魚當中,我成功地釣上來9尾鱧魚,雖然未能達成自己原先設定的10~15尾目標,但是卻也是平日少見的好成績。

在這一整天的密集的釣魚當中,我領略到不少關於操作軟蟲擬餌以及鱧魚習性方面的心得,我在回到台北之後的這幾天裡頭不斷地在心理咀嚼思索,因此花了一些心力仔細地寫成紀錄,作為以後改進觀念、技巧及裝備的參考。


天候、氣溫以及釣場環境分析

今天的天氣非常的理想,原本冷冽的東北風已經大幅地減弱,整天的天氣都是相當晴朗溫暖,氣溫大約是在25度上下,日照的時間從日出持續到日落。因此,今天各個標點裡頭的鱧魚活力都相當的旺盛。今天鱧魚咬餌的時間從氣溫仍偏低的清晨七點,一直到炎熱的中午12點鐘。下午則從下竿的14:30一直咬到天色完全昏暗,說起來今天的確是一個理想的冬季釣魚天。

今日漁獲分析

今天總共換了4、5個釣場,合計釣到9尾鱧魚,綜整如下表:

 Item 釣場釣獲時間 
 體長(cm)   釣餌種類 顏色
 1 靶場筊白筍田 06:56 40 Gambler Flappin 西瓜綠
 2 靶場出水口 09:13 30 ZBC Tube 西瓜綠
 3 靶場出水口 09:24 40 ZBC Tube 西瓜綠
 4 靶場出水口 09:30 57 ZBC Tube 螢光綠
 5 慶和橋下方 11:18 45 Gambler Flappin 西瓜綠
 6 鴨母寮菜園 14:51 50 Gambler Flappin 西瓜綠
 7 鴨母寮菜園 15:03 40 Gambler Flappin 西瓜綠
 8 中山橋上方急流 16:10 35 ZBC Curly Tail Grub
 南瓜色
 9 中山橋上方急流  17:17 35 ZBC Curly Tail Grub 西瓜綠

(下圖:目前靶場這裡的鱧魚垂釣的難度已經大大地提高了,下游筊白筍田下方的岸邊比較有釣到魚的機會。)

(下圖:才一下竿沒多久就來咬西瓜綠色的Flappin Tail Worm)

靶場釣場的現況

目前這裡的鱧魚垂釣的難度已經大大地提高了,菜園正面幾個熱門釣點已經沒有多少魚可以釣,要到上游接近出水口附近,以及下游筊白筍田下方的岸邊比較有釣到魚的機會。出水口附近是高水溫時期的淺場釣點,適合在出太陽的天氣下竿,今天在近中午的十點多以Tube在這裡連釣上來三尾鱧魚。下游的筊白筍田則是清晨及黃昏的釣點,今天第一尾鱧魚就是清晨七點在這裡釣獲的。

鴨母寮釣場的狀況

鴨母寮菜園正面的釣場是最近半年來釣況最穩定的釣場,幾乎都沒有空手而回的情形,今天在這裡僅僅下竿釣了大約40分鐘,釣上來兩尾2斤多的良型鱧魚。不過這裡的水草已經沒有以前那麼茂盛,鱧魚群都躲到河心邊緣的淺岸邊,加上水淺流緩的緣故,這裡的鱧魚越來越不容易誘釣。

慶和橋下方的爆咬

這處釣場我已經有一陣子沒來了,這是一處大好大壞的釣點,不是槓龜到底就是瘋狂爆釣,今天中午我在11點半左右來到這處釣場,原本很少有人的岸邊聚集了一大堆手竿釣鯽魚的釣客,還有一位以活泥鰍打沉底的生餌客。我第一竿拋向右手邊的水草邊緣,結果我才剛下竿線都還沒有收緊,底下的鱧魚就來啄餌,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第一竿就放空槍,還把旁邊生餌客的線給纏上來,結果就在我們解線的時候,鱧魚竟然來咬生餌客的活泥鰍,兩下子就被搞上來一尾兩斤級的傢伙。

就在這位生餌客忙著解魚的時候,我又在同一個標點內丟下第二竿,果不其然又被鱧魚一口咬住,我ㄧ揚竿馬上傳來一股強烈的拉力,沒多久我也釣上來一尾兩斤級的鱧魚。接下來的30分鐘裡頭,這裡的鱧魚幾乎是竿竿咬,我接連命中了5尾鱧魚,只是不是在半空中洗腮脫鉤而去,再不就是著鉤不確實而半途逃逸,這都怪我自己低估了鱧魚咬餌的速度及節奏,捲線器的煞車沒能下定決心鎖到最緊,因而造成了頻頻脫鉤的窘境。

熱烈的釣況一值持續到中午12點,然後整個釣場就完全地寂靜下來,周邊幾個釣點也都完全沒有任何的動靜。此時我發現到河水是處於逆流回漲的狀態,我猜想應該是剛剛水流開始流動引起鱧魚追咬擬餌的意願,看來似乎水流是這個釣場相當關鍵的環境因素。

(下圖:慶合橋下方出人意料之外的好釣況)

急流釣場的攻略心得

我在黃昏左右來到中山橋上方那處大鱧魚釣場試釣,不過這裡的地形已經在颱風的摧残下完全改觀,原本的大片淺灘緩流如今已經變成水流相當明顯的急流,底下的障礙物也多到令人望之卻步。然而我就是深信即使是這樣的急流,應該也會有一些鱧魚棲息其中,事實上在颱風改變這裡的河道之前,這裡就是一處急流淺瀨後段的洄流區域,許多超大型鱧魚都是躲在急流後方以逸待勞地等待食物自己送上門來,過去一年裡所有超過四斤以上體型的大物都是在這個河段釣上來的,因此我非常深信即使是急流應該也會有大鱧魚藏身期間。

因此我一開始就選在急流段開始下竿,選擇泳型自然活潑的Grub軟蟲來讓水流自己營造晃餌的擬態,將軟蟲直接拋投到段對岸的急流邊緣,然後以類似以路亞釣何氏棘魞的技巧,牽引軟蟲以大約60度的角度橫越急流流心,直到抵達自己這側的緩流區域,我認為底下的鱧魚一定會在急流邊緣出來咬餌。

才一下竿沒多久,這種策略馬上就奏效,在軟蟲剛剛通過流心來到我這側的緩流邊緣時,竿先突然間明顯地抖動了一下,接著被大力地扯了下去,我立刻揚竿作合,結果一尾大約兩斤左右的鱧魚從流心邊緣逃竄到水面附近,接著釣線一鬆竟然又是捲線器沒鎖緊導致了著鉤不確實。

接下來一直到天黑前的一個小時,我還是順利釣上來兩尾一斤多的鱧魚,期間還有一次同樣的脫鉤事件,儘管如此,這卻證明了我對急流鱧魚的看法是正確的。幾個基本的觀念及要訣簡單歸納如下

1. 軟蟲要採用比較重的配鉛,並且配合低水阻、高比重的碳纖前導線來減低水流的影響,要儘可能讓軟蟲保持在貼近流心底部附近游動,才能吸引因為躲避水流而蟄伏在池底附近的鱧魚探出頭來追咬擬餌。

2. 軟蟲的選擇以尾部能夠在水流的作用下自然擺動的Grub較為理想,今天兩尾上岸的鱧魚都是咬ZBC這款超級的Tab Tail Grub,西瓜綠跟南瓜色各釣上來一尾。

3. 軟蟲要跟水流方向保持一定的適當角度順流穿越流心,逆流的效果似乎不如順流來得明顯,這跟上個月在花蓮溪中興大橋底下的情形類似,我至今還不知道道理在哪裡。

4. 在牽引的過程中要讓軟蟲的深度與水流的力道保持平衡,不必要刻意去晃動軟蟲,水流本身的力道就會軟蟲在水中不斷地翻滾游動,如果真的要晃餌的話,就只要稍微放鬆釣線就可達到不錯的效果。

(下圖:急流攻略示意圖。)

觀光釣點的困境與應對策略

最近半年多來,靶場附近釣場的狀況是一日不如一日,這裡的鱧魚大概已經被各地蜂擁而來的雷蛙師及生餌釣客釣得差不多了,幾個一級棒的標點不是完全不來咬,就是吃起餌來龜龜毛毛的,之前釣得很不錯的Grub軟蟲,最近好像都不太吃,上鉤的體型也從以前動輒2~3斤大幅下降到1~1斤半左右。

根據最近幾次的經驗顯示,在面對這種困境時有以下幾點作法可以參考使用:

1. 採用泳型活潑的擬餌,比如說是最近釣得不錯的Flappin及Tube擬餌。

2. 晃餌的動作要再輕巧細膩一些,咬餌的動作實在是太輕微了。

3. 採取積極的釣魚策略,要勤換釣點及擬餌種類。

4. 找理想的時間及天候條件來下竿。

5. 考慮使用較為纖細的釣組設計,降低鱧魚的戒心。

(下圖:這麼一處毫不起眼的淺場,竟然有這麼三尾鱧魚的成績)

Cover, Structure and Edge

在幾次颱風肆虐之後,宜蘭河原本茂盛的水生植物已經被沖得乾乾淨淨,因此原本棲息在茂盛水生植物區域的鱧魚群,如今大多躲在流心邊緣的河道底部,或是一些河中障礙物的周邊。原本所謂的Cover概念區域現在已經沒有之前那樣地明顯易見,反倒是所謂的Structure在概念上相對地重要許多。包括了河道底部地形變化的區域,河岸邊的內凹區域,以及岸邊小溪匯流處,都是今天有釣到鱧魚的標點。此外,急流邊緣所形成的緩流,超淺場深度變化的地帶,則是標準的Edge地帶,都是今天成功狙擊鱧魚的Hot Spots。簡而言之,目前的宜蘭河邊的釣場環境已非盛夏時節水草茂盛的型態,因此在釣魚的策略上也要有相對應的調整。

Aggressive Fishing Tactics

今天我採取積極性(Aggressive)的釣場更換策略,每個釣點都以不超過10分鐘為原則,只要下竿大約5~10竿都沒有明顯的咬訊,或者經由目視研判並無鱧魚出沒的跡象,當下就立刻更換到下一個標點,然後在整個釣場巡禮過一次之後最後再回過頭來原地試釣一次。從今天的結果來看,這種積極性更換釣點的策略顯然是相當的有效率,這個觀念是從許多標點裡頭的鱧魚只會咬最初的幾竿的現象出發,稍微受到驚嚇就會完全停止追咬的意願。

此外,我也嘗試積極地更換不同的軟蟲擬餌及釣組配置,藉由更換軟蟲及配鉛的位置來改變擬餌的泳型表現,這種積極性的作法的確能夠明顯地提高鱧魚的釣獲率。

(下圖:這款西瓜綠色的Gambler Flappin Tail Worm竟然效果如此驚人)

Flappin Worm的驚人效果

最近這兩次回宜蘭釣鱧魚,幾乎都是這款5英吋Gambler Flappin 軟蟲的天下,上個禮拜在鴨母寮菜園正面的釣場只釣了一個小時,就成功拉上來兩尾兩斤級良型鱧魚,其他脫鉤的還不在此數。我在今年春天開始在慶和橋下的釣場使用這款台灣看不到的軟蟲,當時就被它的神奇功效給嚇了一大跳,後來雖然又買了幾包庫存,可是之後就很少拿出來釣,沒想到上個禮拜真的是一鳴驚人。原來使用的紫色系效果還不錯,沒想到西瓜綠色的竟然效果更驚人,實在是大出乎我意料之外。這款軟蟲已經是我必備的Killer Worm。

Tube軟蟲的功效及使用技巧

Tube這種軟蟲在台灣更是少見,我只有之前買過一包Berkley過期的兩英吋螢光綠色Tube軟蟲,之前使用的效果僅是知道吳郭魚很愛追這種泳型奇特的軟蟲,雖然後來又買了一些ZBC的產品,可是似乎都沒能掌握到使用的訣竅,雖然我非常確信這種軟蟲一定會釣到鱧魚,可是卻遲遲還沒有任何釣獲的紀錄。一直到上個月我才在鴨母寮菜園正面的釣場以這種擬餌釣到第一尾鱧魚,而且當時候這尾鱧魚來追咬這款Tube軟蟲的激烈程度讓我印象非常的深刻,這讓我更加確信這款軟蟲潛在的威力。

果不其然,今天上午當我在靶場水門遭遇到鱧魚都不吃餌的窘境時,當下拿出這款新式軟蟲出來試驗,竟然接連釣獲三尾鱧魚,雖然前兩尾小鱧魚都是在咬餌的時候被軟蟲鉤住腮蓋而上鉤的,但是第三尾60公分級的大傢伙則是不折不扣地將Tube軟蟲完全生吃活吞,而且還在上勾瞬間躍出水面表演了一手洗腮的功夫,至此這款Tube擬餌的性能表現已無庸置疑了。

(下圖:這款Tube軟蟲竟然讓我接連釣獲三尾鱧魚)

ZBC Curly Tail Grub使用心得

今天所釣的9尾魚獲當中,最後在急流裡頭所釣到的兩尾都是咬這款傳奇性的軟蟲,我發現到這款軟蟲在各種地形條件下都可以適用,這要歸功於柔軟的材質及輕巧的旋尾設計。在一般人絕對不會想要下竿釣鱧魚的急流水域,這款軟蟲依舊可以順利誘釣到蟄伏於底層的鱧魚,實在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截至目前為止,Pumpkin及Watermelon Seed兩種色系的該款軟蟲幾乎是宜蘭河鱧魚的常勝軍,特別是西瓜綠色的,大約有超過50%的魚獲都要歸功於該款軟蟲。

Carolina Rig的變化技巧

我最近在Carolina Rig上頭做了一些變化與修正,首先是使用比較長的子線設計,原本大約20~30公分的線段現在都大膽使用到30~50公分,鉛粒自由活動的距離也從原先的20~40公分,放大到30~60公分以上,這對減低鱧魚咬餌時候的戒心,以及活化軟蟲的泳型與自然性有相當顯著的效果,特別是針對低水溫時期的大鱧魚相當有效。

軟蟲功效整體評價分析

整體來說,目前確定對鱧魚有穩定吸引力效果的有Grub、Flappin及Tube三種軟蟲擬餌,Jerkbait的部份則是大好大壞,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掌握到這款軟蟲的關鍵技巧。就目前為止的情況來看,鱧魚活力好、就餌意願佳的時候,Flappin及Tube這兩種軟蟲擬餌的效果通常會比較顯著。當水溫低或是鱧魚就餌意願低落的時候,則Grub會有比較大釣到魚的機率。

至於顏色的部分,目前為止的心得是以西瓜綠色(Watermelon Seed)的最佳,南瓜色系(Pumpkin)其次,螢光綠色有時候會有不錯的效果,但是釣況不會很穩定,白色系的也是如此。紅色或是赭紅色的效果則還不甚清楚,紫紅色的有釣過幾次魚,不過樣本不多的緣故無法客觀地下定論。

(下圖:截至目前為止,這款ZBC Curly Tail Grub軟蟲幾乎是宜蘭河鱧魚的常勝軍)

12磅Trilene XT軟質尼龍線的使用心得

我今天刻意使用12磅Trilene XT軟質尼龍線作為前導線,初步的使用結果來看的確不會比碳纖線差,特別是在沒有明顯水流效應的淺場,似乎尼龍線的柔軟度會讓軟蟲更活潑,尤其是使用Tube軟蟲的時候似乎有這樣的優勢存在,Flappin也有相當類似的效果。

不過在有水流的釣點裡頭操作軟蟲,尼龍線的敏銳度就明顯不如切水性能良好的碳纖線。此外,尼龍線除了柔軟度優於碳纖線外,其結節的強度表現也明顯優於碳纖線,事實上以今天的情況來看,10磅的尼龍線強度應該就足以應付絕大多數的情況,無需用到12磅以上的釣線。

整體來看,尼龍線應該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認為在釣鱧魚的軟蟲釣組設計上,尼龍線應該會有優於傳統碳纖線的優勢存在,在未來釣鱧魚的場合中,我會更大膽積極地使用尼龍線來作為前導線使用。

9呎路亞竿的優點及功效

今天還是使用跟釣魚人釣具買的這把九尺日本軟絲竿來釣軟蟲,經過一整天長時間的使用之後,證明這把竿子的確相當的順手好用,幾個使用心得簡述如下:

第一個優點:配重相當理想,彈性不錯、輕巧、重心低、好操控、長時間使用不易疲累。

第二個優點:竿先還算相當敏銳,輕微的魚訊都還能夠敏銳地反應。

第三個優點:揚竿作合的確實度不錯,放空槍的機率並不高,不過前提是捲線器煞車要旋緊。

第四個優點:長竿子操控的角度比短竿子大,意外掛底的機率比較低。

最後一個優點:腰身夠柔韌,搏魚起魚相當的輕鬆好使力。

(下圖:在急流裡頭釣鱧魚,尼龍線的敏銳度就明顯不如切水性能良好的碳纖線)

捲線器煞車旋緊的重要性

今天在慶和橋下方遇到爆咬的時候,接連失手了五次,其中的兩次都是因為捲線器的煞車沒有完全旋緊,導致在揚竿作合的時候確實度不足。後來傍晚又在中山橋上方的急流遭遇到兩次類似的情形,這個問題其實已經發生過好幾次了,自己也常常忘記把煞車旋到最緊。不過我發現到這個問題在使用Abu系列捲線器的時候特別顯著,這是因為Abu的煞車控制相當的輕巧靈敏,不像Okuma的稍微旋個半圈就夠緊了,Abu的常常要小心地旋到適當的緊度才不會太鬆,這是使用Abu捲線器時候要特別注意到的問題。

軟蟲鉤的選擇及軟蟲鉤與軟蟲之間的搭配問題

我目前所使用的軟蟲鉤主要可分為寬幅鉤與長柄鉤兩大類型,其中寬幅鉤又以仿自Gamakatsu G-Lock系列的各式鉤款最具代表性,長柄鉤則是一般的所謂Worm Hook,目前我手頭上的只有Bass Pro Shops® XPS® Offset O’Shaughnessy Hook這款鉤子。這兩種類型的魚鉤當中,O’Shaughnessy軟蟲鉤適合長條型軟蟲搭配Florida Rig來使用,包括了Gambler Flappin Tail Worm,Mann Hardnose Worm等,尺寸部分以2/0跟3/0較為合適。

寬幅鉤則比較適合短胖的Grub軟蟲,寬幅的鉤身能夠包含住肥胖的Grub身軀,鱧魚咬餌的時候不會有鉤尖穿透不出來的問題。在使用寬幅鉤的時候要注意到跟Grub尺寸搭配的問題,搭配的不好的話Grub會有在水中打轉的情況發生,一般來說盡可能用比較小號數的寬幅鉤,搭配深入穿透的Florida式掛餌方式找到最佳的鉤尖穿透位置,如此一來可以避免Grub打轉的問題,也會大幅減低鱧魚咬餌時候的異樣感,這對提升釣獲率有明顯的幫助。

以上是今天在宜蘭河一整天釣遊的心得筆記。

(下圖:黃昏時分的宜蘭河畔實在是非常的美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