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春季宜蘭河泰國鱧魚釣場分析報告-(1)

2008年春季宜蘭河泰國鱧魚釣場分析報告-(1)

從2007年12月初到2008年的4月底這大約五個月的時間裡,我在宜蘭河流域大概釣了36趟的泰國鱧魚,主要的釣場是從永金一號橋一直到宜蘭大橋之間的這段宜蘭河流域。在這段時間密集的測試及探勘之後,我對棲息在這處河段裡的泰國鱧魚在生態、習性、釣組設計以及軟蟲的偏好方面,累積了相當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儘管目前我以軟蟲來釣泰國鱧魚的技巧及手法還不能稱得上完全成熟,不過這些累積下來的經驗與資料倒是非常的有參考價值,因此,我打算花上一點時間將這些資料有系統地整理與保存下來,作為下一個階段擬訂釣魚策略與調整釣組裝備的參考。

在這段期間裡頭我所面對的釣場大致上可以分為四種型態,第一種型態是河道底部相當平坦,有明顯流速影響的淺水區域,這種型態的釣場以垃圾場及靶場附近的河段最具代表性。第二種型態的釣場是河水的流速由急變緩,河道深度由淺變深的河段,主要是以中山橋上游大約200~400公尺處的河段為主。第三種釣場型態則是具有明顯的河槽地形,河岸邊緣的深度有明顯變化的河段,這種地形以慶和橋橋墩下方的河段為其中的代表。最後一種釣場型態則是完全開放的淺水河灘區域,岸邊的深度極淺並且缺乏可以提供鱧魚躲藏的水草區域,這種型態的釣場主要以宜蘭橋到慶和橋之間的河段為主。

(下圖:第一種類型的鱧魚釣場:以垃圾場及靶場附近的河段最具代表性)

(下圖:第二種類型的鱧魚釣場:以中山橋上游處的河段為主)

(下圖:第三種類型的鱧魚釣場:以慶和橋橋墩下方的河段為代表)

(下圖:第四種類型的鱧魚釣場:則是完全開放的淺水河灘區域)

這四種型態的釣場都有其地形、地貌及河川水文方面的特性,棲息在不同型態釣場裡頭的泰國鱧魚無論在生態、習性,或者是釣法、技巧上頭也會有一些明顯的差異。原本我並沒有清楚地意識到這些環境差異對於泰國鱧魚所產生的影響,因此有一段時期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關於氣溫及天候的影響上面,後來在經過仔細的思考與分析之後,終於發現釣場本身的地形、地貌、水文、水理特性等等環境因子,竟然也是影響泰國鱧魚習性的重要因素。

在接下來的篇幅裡頭,將針對每一種型態的釣場在地形、地貌、水文特性、標點位置、使用的釣具裝備、晃餌的手法及策略、以及合適的軟蟲種類等,一一地詳細說明與紀錄。

第一種類型釣場

第一種類型釣場的特色主要在於第一、具有明顯的流速,因此河底通常相當的平坦乾淨。第二、河水深度通常不大,大多都在兩尺以內。第三、河道相當寬敞,大概都有二十公尺左右的寬度。第四、河岸邊有相當茂盛的水生植物生長,甚至於往河心延伸成大片漂浮的水草叢。

以宜蘭河在垃圾場及靶場附近的河段為例,此處河道水深都在2台尺以內,寬廣的河面大概都有20~30公尺左右,河水因為地形坡度的緣故因此大多有穩定均勻的流速,同時也造成了大面積平坦的泥沙質河床。這種河道型態大多缺乏明顯的結構(Structure)變化,也沒有明顯的所謂坡坎面或是河槽區域,因此平坦的河心區域通常不會有鱧魚群固定棲息,即使有些大型鱧魚會在天氣晴朗的早晨來到河心邊緣出沒,不過一旦看到河岸邊有人影出沒或是聲響,大多會馬上躲到岸邊茂盛的草叢底下。

(下圖:第一種類型釣場具有河道寬敞、流速明顯、河底平坦乾淨、河岸邊有茂盛的水生植物生長等特色)

在缺乏明顯的地形變化及河底遮蔽物的情形之下,棲息在這種型態釣場裡頭的鱧魚很容易受到驚嚇,幾乎都是躲藏在岸邊茂盛的水草叢底下。因此這種型態的釣場標點主要以岸邊茂盛水生植物區域為主,包括了水草深處以及邊緣地帶的河底。通常的情形會在一開始下竿就釣到原本就在草叢邊緣出沒的鱧魚,但是由於魚兒掙扎所引起的聲響與騷動,會讓其他鱧魚群躲藏到更深處的草叢底下。因此在這種釣場地形裡頭釣魚的要領就是要盡量保持輕巧的動作,儘可能降低釣餌入水所引起的聲響,同時在晃餌時候的動作及節奏也要適度的放輕,避免過度的操作手法增加了鱧魚的戒心。

(下圖:在缺乏明顯的地形變化及河底遮蔽物的情形之下,鱧魚都是躲藏在岸邊茂盛的水草叢底下。)

在這種釣場釣鱧魚最有效率的策略,應該是要以水草生長茂盛的區域本身作為狙擊標點,許多體型巨大的鱧魚幾乎都是躲藏在岸邊茂盛的漂浮植物區底下,因此在這種型態的釣場非常適合操作浮水性的雷蛙釣組,事實上以Beyan在同一時期的釣況來看,雷強釣法在這些區域的釣獲率幾乎都在我的3~5倍以上,依照我目前的技術水準想要以軟蟲釣組在這種區域釣出比雷蛙好的成績,坦白說難度真的很高。

我在3月中旬以後開始認真地思考以釣雷蛙的技巧在這種釣場裡頭來操控各式軟蟲,初步來看,的確有相當程度的開發潛力與可行性,不過還是有幾個關鍵性的技術問題必須解決。第一個問題是軟蟲釣組本身浮力的問題,這是因為軟蟲本身並不像雷蛙本身已具備相當程度的浮力,因此在草叢邊緣的水面上移動的時候必須依賴釣手以竿先的角度及捲線的速度來保持水面上的高度,這會導致軟蟲必須不斷地保持快速移動,這種情形讓草叢底下的鱧魚沒有足夠的時間觀察並培養攻擊軟蟲的慾望,也沒有辦法像浮水性的雷蛙可以自動保持停留在水面上的能力,這是軟蟲釣組第一個技術難題。

(下圖:如何穿越水草生長茂盛區域是本類型釣場的技術難題)

其次,為了盡量減輕釣組入水產生的聲響,以及減少過重鉛粒擱置在草叢上的風險,因此軟蟲的配鉛必須大幅減少,這樣子會大大減低軟蟲拋投的距離及操控性能。另外,釣軟蟲的釣竿通常調性較為柔軟一些,這是為了營造出細膩晃餌動作的緣故,可是這種調性的軟蟲竿在水生植物茂盛的區域釣到大鱧魚的話,能夠將魚拉出雜物區域順利上岸的機率其實並不高,若使用硬調性的路亞竿則又必須犧牲掉軟蟲釣法特有的細膩性,這是另外的一個技術性兩難局面。

另一個技術的難題是關於魚鉤的穿透程度,這是因為不管是用Texas Rig或是Carolina Rig,為了避免在障礙區域穿梭的時候意外掛底,軟蟲鉤尖大多會適度地埋入軟蟲背部,只是這種作法在鱧魚以毫無預警、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爆水襲擊水面上的軟蟲的時候,幾乎都很難在第一時間立即反應作合,因此鱧魚將口裡的軟蟲立刻吐出而脫鉤逃逸的機率很高。為了解決這個經常發生的問題,我通常會視情況冒險讓軟蟲鉤尖直接穿透出來,雖然這種做法的確可以提高命中的機率,不過意外掛底的情況還是難以避免。解決這種困境的可行做法有兩個,第一種方式是小心謹慎地估計必須預埋的鉤尖深度,在埋入深度與掛底風險兩者之間取得平衡點,不過通常還是難以避免意外掛底的問題。第二個方式是採用有防纏裝置可以排除水草問題的Weedless軟蟲鉤,這種作法似乎是台灣本地軟蟲玩家一致的選擇對策,我之前從Cabelas進了一批專業防纏軟蟲鉤,不過至今尚未拿到水邊實際試用看看,因此也不清楚功效到底好不好。

(下圖:幾種防纏的Weedless軟蟲鉤)

在軟蟲釣組的部份,除了針對水草邊緣底層的攻略適合採用Carolina Rig之外,水草頂層的大膽攻略則必須改用搭配咬合B鉛的Split Shot Rig,在咬鉛的重量上頭則以B~6B都可以採用,B鉛的用量必須兼顧拋投性能及輕量化的要求,基本上在水草區域的攻略在避免驚嚇到鱧魚的考慮前提下,必須要先達成儘量輕量化的需求,其次再來調整必要的拋投性能。

除了在水草叢區域直接狙擊的大膽策略之外,另外一種較為可行的策略是選擇在水草邊緣的河底來穿梭及晃餌,基本上甚至於可以大膽地穿越水面下植物蔓生的區域,以直搗魚窟的觀念吸引躲藏在底層的鱧魚出來追咬軟蟲。不過這種作法的先決條件是要有好的釣座位置,否則不容易避開雜草堆讓軟蟲貼底曳行。

(下圖:No Sinker Rig的基本設計及構想)

在軟蟲種類的選擇上,採取Top Water策略的時候通常會採用比較輕量的軟蟲,藉此減少搭配的鉛粒重量以及拋投過程所產生的聲響,不過輕量化的配重往往讓釣組很難順利拋投到設定的標點內,若是增加了配鉛量雖然可以改善拋投性能,可是卻也會增加了掛底的機率。換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的話,或許可以考慮採用大型軟蟲,利用軟蟲本身及鉤子的重量來提供必要的拋投配重,然後搭配完全無配鉛的No Sinker Rig來釣取棲息在這些水草茂盛區域的大鱧魚。在釣組的設計上似乎已經沒有使用前導線的必要性,因此可以仿效雷蛙釣組的方式直接以PE編織線連接軟蟲鉤,更進一步來思考的話,可以採用50磅以上的編織線搭配軟蛙或是其他大尺寸軟蟲,直接以雷蛙釣法的手法攻略大面積水草茂生區域,這是軟蟲Top Water釣法的另一種思考方向。

(下圖:各種軟蛙是Top Water釣法可以考慮採用的假餌)

綜而言之,第一種類型的釣場基本上就是針對水草茂生區域的大膽攻略,可以採取底層的穿梭拖曳以及水草頂層Top Water的直接攻略兩大手法。兩種手法在釣組設計及誘釣策略上完全不同,操作難度也稱得上是四種釣場類型裡頭最高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