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野鯉釣-Carp Fishing

最近幾年日本國內興起了一股釣野鯉的熱潮,許多原本就是釣魚熱門地點的水域像是「霞之浦」、「利根川」等地,都出現大批專業的「釣鯉人」,同時全國各地也陸續出現許多鯉魚釣友組織,並且透過舉辦釣魚競賽活動的方式大力推廣野鯉釣的風氣。此外,市面上也出現許多釣野鯉方面專門的書籍及雜誌,各大釣具製造廠商更順勢推出多款專門的野鯉相關釣具,像是Daiwa及Shimano也在2002、2003年開始推出了幾款專業的鯉釣專用甩竿。

事實上,鯉魚釣活動在日本本地的歷史應該已經相當的悠久,從一些早期翻譯過來的日文釣魚書籍裡頭就已經有專門介紹釣鯉魚的釣組及技巧的敘述,不過這些早期的傳統釣法不外乎就是置底浮標釣或是吸入式釣組的甩竿釣法等等。多年來市面上看得到的專門鯉魚釣餌也不外乎是一些像是「青鯉」、「三色鯉」、「鯉將」,或是自行調配的蕃薯餌泥等傳統鯉魚釣餌。

目前世界上主流的鯉魚釣法最早應該是起源於英國,後來再慢慢地廣為流傳到整個歐洲地區,目前歐洲地區應該算是鯉魚釣法的中心重鎮。日本最近流行的野鯉釣法雖然跟歐式釣法略有差異,但是基本上還是可以看到相當明顯的歐式風格。北美地區雖然有很龐大的野鯉族群數量存在,不過專業的野鯉釣活動截至目前為止似乎還是推廣的相當困難,畢竟北美大陸已經有各種專業性釣遊魚種(Game Fish),像野鯉(Carp)這種在當地人眼中跟台灣的垃圾魚(琵琶鼠)評價相當的魚種,其實是很難獲得北美釣魚人的青睞與喜愛。

(下圖:Dallas附近運河裡頭的野鯉多到難以想像,可是當地人對於Carp Fishing是完全的嗤之以鼻)

台灣本地由於長期受到日本釣魚文化影響很深的緣故,因此許多本地釣鯉魚的釣組與技巧都有深刻的日式釣法的影子。不過台灣本地的釣鯉魚活動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在職業性的養殖池中進行的,除此之外,一些野地的埤塘、水庫、河川裡頭也有一些釣野鯉的釣友族群,這些本地釣友雖然能夠以熟悉當地野鯉習性及棲息環境的優勢獲得不錯的釣果,但是在釣具的專門性、技巧的改進、以及許多的細節方面,其實還是跟日本及歐美有著一段不小的差距。

傳統的日式或是台式釣法,通常都是以長手竿為主,日本的釣具製造商很早就開始生產這種長節的鯉釣專用竿,像是Gamakatsu享譽多年的「Gama-鯉」、Daiwa的「波紋鯉」以及Shimano副廠牌NFT早年生產的「葉影」、「水影」等等。這些手竿通常搭配著日式止水長浮標,並且採用釣餌置底或貼底的方式來釣魚,適用的場合大多也是池底平坦的人工營業池,或者是靜止水域的野塘及水庫邊緣地帶。

在面對像是大型湖泊、幅遠廣大的水庫或是流水域的河川釣場的時候,通常就會採用甩竿來搭配吸入式釣組釣沉底釣,在釣竿的選擇上本地的釣友大多還是採用釣烏鰡用的小甩竿、大號數的磯釣竿,或者是磯釣石鯛專用竿來當作野鯉投竿使用。

(下圖:大型河川棲息著數量跟體型都很不錯的野鯉)

(下圖:野鯉的棲息適應能力往往超乎想像,像這樣一條深度在50公分以內,寬度不過2公尺的田邊溝渠竟然釣過超過5斤的野鯉)

台灣本地的野鯉釣法除了前面介紹的手竿浮標釣以及甩竿沉底釣之外,還有一種廣泛地被採用的手竿沉底釣法,這種釣法通常採用18~24呎的長節硬調鯉竿,釣組的設計與一般的手竿浮標釣法相類似,只不過是完全拿掉長桿浮標及浮標插座,然後在母線下方靠近連接子線的轉環(Swivel)處加上一個中通鉛或是外掛鉛。母線靠近竿先的地方則綁上一個幫助判別魚訊的螢光編織線結或是目印,然後掛上釣餌之後採取置底直感的方式來釣鯉魚。這種釣法通常適用於流動性的河川水域,宜蘭當地許多釣野鯉的高手都是採用這樣的釣組設計。

雖然歐洲釣友也有使用動輒長達10公尺以上的手竿(Pole)來釣魚,不過歐式的野鯉釣法通常很少使用手竿,一般來說大多是使用長度在13~15呎左右的鋼心碳纖投竿來進行遠投沉底釣。歐式釣法跟日式(或台式)野鯉釣法最顯著的差異在於釣餌的使用方式及概念上,傳統台式手竿浮標釣法通常搭配著配重極輕的長桿羽翎浮標,並且使用稍具黏性的鬆軟餌團做為釣餌,釣餌鬆軟程度的拿捏在於如何有效地掌握到鯉魚吸食餌料的時機來作合揚竿,因此餌團本身必須具備適當的物理性質。

歐式的釣法同樣也是利用鯉魚吸食的習性來製作餌料,只不過歐洲的釣友並不特別在意當鯉魚在吸食餌團的時候,餌團到底能不能順利地崩塌鬆解而讓魚鉤順利穿透而出造成著鉤的現象,相反地,歐洲釣友的觀念反倒是希望釣鯉魚的餌團越是柔韌不容易崩塌鬆散越好,這是因為歐洲釣鯉人發現到鯉魚有利用咽喉齒來磨碎堅韌不易入口食物的習性,因此在設計釣組及餌團的時候是刻意希望鯉魚能將餌團深深地吸入喉嚨內部以咽喉齒來磨碎,然後再以原本就設計好的外露式魚鉤讓鯉魚自己意外鉤住嘴部的前緣而造成上鉤的情形。

因此,歐式與日式野鯉釣法反映在釣組及餌團的製作細節上也就大不相同。以餌糰的製作手法為例,日式釣法所使用的餌團通常只是加水調和各種粉料到適當的軟硬程度即可,餌料的技術關鍵除了各種配方之外,如何調配成適當的物理性質來搭配釣法的順利施展,則往往關係到釣魚的效率及成敗,許多東方釣鯉魚的高手在調製餌料的手法上往往有其個人獨到的手法與程序。

至於歐式釣法所使用的鯉魚餌料則大多是預先製作完成的圓形餌團,這種直徑一般在1.5~2.0公分之間的圓形餌團稱之為「波麗餌(Boilie)」,在製作的過程中除了各種香味及口味的粉料之外,一定要加入若干顆的雞蛋在裡頭,然後經過完全充分攪拌後製作成一顆顆大小相仿的圓形餌團,再經過一道與日式釣餌完全不同的下鍋水煮(Boiled)的程序之後,在短暫水煮的過程中雞蛋白會在餌團的表面形成柔軟的薄膜,然後再於靜置冷卻之後於餌團的中心鑽出一個小孔,提供作為釣線穿透使用,這就是所謂的Boilie餌。

波麗餌掛餌的方式也與一般的練餌方式不同,釣鉤通常並不是埋置在餌團的中心,而是以適當的方式外掛在餌團的後方,這是希望鯉魚在將玻麗餌吸入咽喉咀嚼的時候就能讓魚鉤順利鉤住魚嘴,而不必像傳統的釣法還必須用力揚竿來讓包裹在餌糰中的鉤尖能夠穿透出來。

這種波麗餌在搭配甩竿沉底釣法的時候非常的好用,經過水煮之後的蛋白質表皮能夠經得起長時間泡水及外道雜魚的搶食,因此不必常常收回釣組來更換餌團,當鯉魚來啄食餌料的時候只要竿先下彎或是魚訊偵測裝置出現訊號的時候,因為鉤子通常在吞食的過程中就會自行鉤住魚嘴,因此釣魚人只需補上幾記更確實的揚竿作合動作,就能夠相當確實地牢掛在魚嘴上。

相反的,若採用日式釣法甩竿來釣沉底釣的時候,釣魚人要能在餌糰崩解的瞬間確實掌握到合適的揚竿時機,其實往往不是那麼輕鬆容易的事情。為了有效地克服這個問題,早年的日本釣魚人因此研發出一種稱之為吸入式的多鉤釣組,利用鯉魚在吸食餌團的時候不慎被小鉤子意外掛住魚嘴外緣的情形來保證釣魚的效率。這種特別的釣組在台灣本地稱之為「霸王鉤」釣組,從日本流傳進來的時間很早,由於具備相當高的釣魚效率因此被許多釣友用來釣取水庫裡頭的鰱魚、草魚一類的淡水大魚。採用這種霸王鉤組的時候除了會造成鯉魚不必要的傷害之外,在大魚到處奔逃的過程中也非常容易意外掛住其他水底雜物而失敗,坦白說,這並不是一種值得鼓勵採用的釣組設計。

(下圖:我手頭上有的一些歐美專業釣鯉魚的書籍,其內容的翔實與專業程度超乎想像)

(下圖:日本最近幾年的釣鯉魚雜誌很有參考價值)

最近幾年日本當地的專業釣鯉人已經開始廣泛地引進歐式釣法的技巧與觀念,許多所謂釣鯉魚的名人及達人吸收了這些歐式的技巧與觀念之後,用在改良及增進本身釣組設計及技巧上面,獲得了相當不錯的效果,幾年來日本各地出產鯉魚的水域不斷地有破紀錄的大鯉魚出水,從最近雜誌上發表的各地漁獲照片來看,體長在90公分到1公尺之間、重量在10~15公斤上下的大野鯉,似乎已經是相當尋常普遍的上鉤體型。

不過日本本土出產的鯉魚大多還是體型較為修長的大和鯉品種,跟歐洲大陸所出產動輒30~40磅的德國系鯉魚相比還是差上了大一截。台灣本地出產的鯉魚也大都是大和鯉系列的品種,因此在體型上通常也是比較袖珍了一些,在一般野生水域裡頭七、八斤左右的鯉魚往往就能讓釣魚人笑得合不攏嘴,一些大型水庫及流量穩定的河川則時有20斤左右的釣獲紀錄,不過按理來說應該還是會有更大體型的記錄魚種存在。

其實歐洲大陸釣鯉魚活動的歷史並不算太長久,一直到上個世紀70年代之前,鯉魚還是被當地釣友視為不容易釣獲的野生魚種之一,一般早期的看法也多半認為10多磅體型的鯉魚應該就稱得上是紀錄魚種(Specimen)了,不過後來經過有系統的品種改良及計劃放流之後,歐洲各地水域裡頭的野鯉在食物豐富及缺乏天敵的優勢生長條件之下,逐年都有破紀錄大魚出水的紀錄,最近幾年來40、50磅體型的野鯉出水已經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新聞了。此外,歐洲釣魚人多數採取釣後放流(Catch and Release)的手法也是當地野鯉體型逐年攀升的主要因素之一,許多水域裡頭的大野鯉都有多次被人釣獲再放流的紀錄,這種情形恐怕不是台灣本地會經常發生的。

最近幾年來台灣還是有一些觀念比較先進的年輕野釣鯉魚的族群存在,不過其族群規模及技術資源遠遠不及先進的鄰國日本。從網路上大多數與釣鯉魚相關的資訊來看,也都是以本地傳統的台式釣法為主,目前市面上還看得到的中文參考釣魚文獻,大概就是20年前釣魚前輩湯德謙先生所著的「野鯉釣技專科」乙書,除此之外,若要吸收更新的資訊大概只也能從日本方面的書籍與雜誌來著手。

(下圖:野鯉在天然水域裡頭最大可能的體型充滿了很大的想像空間)

長遠來看,野鯉這種魚的確非常可能成為本地最受歡迎的釣魚魚種,基本上野鯉這種物種具備了其他淡水魚類所沒有的特點與優勢,比方說目前各地水域應該還是棲息著相當的野鯉族群,此外天然水域裡頭的野鯉體型到底能夠長到多大,其實是隱含著相當程度的想像空間,對於許多追求記錄大魚(Record Specimen)的釣魚人來說,的確有非常難以抗拒的誘惑與挑戰。此外,野鯉天生的狡詰、敏感的特質讓野鯉的專門釣法具有相當的細膩度與難度,上鉤之後的拼勁及蠻力在本地淡水魚種當中也堪稱是一流的,在這麼多的優勢條件之下我實在想不出來為何本地的釣魚人對於野鯉這種魚大多興趣缺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