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禮拜六清晨我在慶和橋下方的河心邊緣區域一連錯過了三次鱧魚的咬訊,這件事情讓我一直覺得相當的懊惱,因此這個禮拜以來我一直在思考著要如何在這樣的深場裡頭有效地掌握到如此輕微的魚訊,其中的一個辦法就是使用較小型的軟蟲來改善魚鉤穿透軟蟲的效率,為了印證自己的這些想法,因此今天大清早我無視於外頭依然浠哩嘩啦下著的雨勢,還是來到慶和橋下方的這處深場來釣軟蟲。
我今天使用的是Mister Twist的3” Grub軟蟲,這款軟蟲在水裡頭的泳型非常類似小沙鰍的行為,因此之前都能順利釣到鱧魚。我目前手頭上這種軟蟲大概有12、3種色系,其中深西瓜綠色及紫紅色系已經不只一次吸引到泰國鱧魚的追咬,不過在水溫偏低的寒流期間這款軟蟲的效力似乎有減退的情形。儘管如此,我還是拿出最近才從美國寄到的西瓜翠綠色搭配明黃色擺尾的這款軟蟲來試看看對鱧魚的吸引效果,我自己的直覺認為這種色彩鮮豔的搭配方式,應該可以有效地吸引到因為低水溫而活力大減的鱧魚的追咬。
我搭配著纖細的10磅碳纖線以及1/0號的軟蟲鉤來釣這款軟蟲,雖然清晨的氣溫還是偏低了一些,加上天空還下著不算小的雨勢,釣起魚來的確是比平常辛苦了一些,不過水位明顯升高的河水倒還是相當地清澈,因此還是非常有可能可以吸引到鱧魚的追咬。
在經過最近密集的造訪這處釣場之後,我對底下的河底狀況稱得上是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也知道了遷移到深場的鱧魚會在河心附近地形明顯變化的坡坎區域來追咬軟蟲,因此我一開始的釣魚策略就是讓軟蟲盡量遠拋至河心區域,讓軟蟲大膽地下沉到大概有五呎左右深度的河底,然後再開始小心地牽引軟蟲沿著變化起伏的河底緩緩前進。
(下圖:兩尾上鉤的小鱧魚)
(下圖:這款西瓜翠綠色搭配明黃色擺尾的軟蟲效果不錯喔)
這樣的策略很快地就看到效果了,才下竿不到十分鐘,當軟蟲剛好通過河底由深變淺的坡坎區域的時候,一尾大約四十公分的鱧魚一口咬住了這尾明黃色尾部的軟蟲,我順勢用力揚竿作合,結果這尾鱧魚在一個漂亮的躍出水面的動作之後脫鉤逃逸了,又是咬餌不夠確實的結果。
又過了沒多久,總算來了一個確實的魚訊,今天的第一尾鱧魚還是忍不住來咬這尾奇怪的軟蟲,又隔沒幾分鐘,另外一尾小鱧魚又在軟蟲接近岸際的時候從河底竄出一口咬住軟蟲而上鉤,沒想到這尾軟蟲在下竿之後的30分鐘內來了三次咬訊,僅僅失敗了一次,其他的兩尾鱧魚都順利地著鉤上岸,比起上個禮拜其他形式的軟蟲完全失敗的情況相比,顯然這種小尺寸軟蟲的策略基本上是成功的。
過沒多久的時間之後,划船選手又開始練習了起來,河底下原本熱烈的咬況似乎又因此而清冷了下來,我又不死心地試了幾次並且換了幾個拋投點,結果再也沒有其他的鱧魚前來咬餌,因此我在開始釣魚的一個小時之後決定更換釣場。
我在這處釣場裡頭基本上確認了小尺寸軟蟲策略的確可以提高低水溫期間鱧魚的上鉤效率,此外也了解了該處釣場的鱧魚在下雨天大多會遷移到靠近河心的坡坎區域附近,這應該也跟橋墩周邊都是密集的水底擱淺障礙物有關。因此,對付低水溫時期的深場鱧魚應該鎖定河底地形有變化,以及有障礙物堆積的區域附近,似乎比較有釣到鱧魚的可能性。最後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最近幾次在該釣點所上鉤的都是體型在40公分以下的小鱧魚,之前動輒3、4斤的大鱧魚反而完全見不到蹤跡,這是值得繼續密切觀察的現象。
在離開慶和橋之後,我還是在雨中來到垃圾場附近的釣場來試看看運氣,我很想知道在這處水深極淺的淺河灘裡頭的鱧魚是不是也會踴躍地來咬軟蟲。其實說起來今天早上的氣溫的確是偏低了一些,河水因為下過雨的緣故因此水位跟流速都明顯地增高,雖然說河水的清潔度還算不錯,但是到底鱧魚會不會因為寒冷的緣故而停止吃餌的現象,其實一直是我非常好奇的問題。
我在這處釣場改用了大型的軟蟲,一開始使用的是非常受到鱧魚喜愛的4英吋Grub軟蟲,然後我針對急流下方的緩流淺灘作為設定的標點開始晃餌釣魚。一開始的狀況就有點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沒想到這樣的天氣條件下釣場裡頭的鱧魚還是馬上就來追逐這尾軟蟲,河底隱約可以看到鱧魚騷動所引起的細微氣泡。我試著放慢軟蟲的游動速度,結果立刻就來了一個鮮明的咬訊,水底下上鉤的大鱧魚把淺淺的河灘弄得污濁不堪,我花了一番功夫才將這尾體長超過65公分,體重在4斤5兩左右的傢伙給請上岸來,看來低水溫跟高水位都不會是影響鱧魚咬餌意願的決定性因素。
(下圖:體長超過65公分,體重在4斤5兩左右的大哥)
(下圖:體長60公分,體重在4斤左右的二哥)
我後來換上了金黃色的側游型Jerk Shad魚型軟蟲,繼續以這段河心附近的淺灘作為晃餌釣魚的標點,才沒幾下子就又來了一個輕微的咬訊,我當然是反射性地用力揚竿作合,結果又是一尾體長在60公分左右,體重也在4斤上下的大鱧魚。這的確是非常有趣的現象,在這深度不到一尺半的淺灘裡頭,低水溫的下雨天竟然還有如此熱烈的咬況,的確是讓我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去歸納出鱧魚的覓食模式。
今天到了最後竟然以4英吋長的Jerk Shad意外釣到一尾巴掌大的吳郭魚,雖然2/0號的魚鉤並不是正吃上鉤,但是這尾吳郭魚不斷地來追咬我的軟蟲,最後自己被軟蟲鉤鉤住下巴而被我釣上來,真的是非常有趣的現象。初夏時節的五、六月間,常常會在釣鱧魚的時候意外釣到築巢的大吳郭魚,有些體型動輒超過公斤以上,拉力完全不在3、4斤大鱧魚之下,其他的季節反而比較少釣到吳郭魚,通常以Tube軟蟲的命中率最高,這種Jerk Shad反倒是第一次釣到吳郭魚。
(下圖:意外上鉤的吳郭魚)
接著我以下游側的河岸邊作為標點繼續釣魚,結果自此以後再也沒有任何的鱧魚上鉤,原本常常中魚的水生植物區域邊緣也完全沒有任何咬況,後來到了10點多我還是決定收竿回家。今天早上在慶和橋及垃圾場兩處標點的釣況,基本上是出乎意料之外的熱烈,雖然清晨河岸邊的溫度並不算高,河水的流速及水位都比平常顯著的情況下,河裡頭的鱧魚還是會來追咬軟蟲,似乎也說明了在低水溫的冬季只要能找到正確的棲息地或是覓食時機,還是有可能釣到一些鱧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