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整天都在擔心著今天花蓮當地的天氣狀況,根據中央氣象局發布的觀測資料顯示,這兩天花蓮當地夜裡都有下雨的情形,因此直到出發前晚坦白說自己對於今 天花蓮溪的狀況其實是完全沒有任何把握的。不過這已經是這段花蓮何氏棘魞釣遊的尾聲,再來就是正式進入浮游磯釣的旺季了,因此無論如何今天都得到花蓮溪實 際看看才知道。
因為要趕搭清晨第一班開往花蓮的自強號列車,因此清晨六點就從台北家裡出發,冬天的天色亮得比較晚的緣故,因此出門的時候天色還未完全光亮,中途遇到捷運系統故障的影響,多花了一點錢搭計程車趕赴火車站,不過總算還是順利地搭上開往花蓮的火車。
一路上整個台灣東北部都在下著濛濛的細雨,我心裡卻還是期待著火車到達花蓮之後,能夠看到台灣東部純淨澄藍的天空,不過終究還是看到了一樣細雨紛飛的灰暗 景緻,只是今天是無論如何都要來花蓮溪為這段時間的何氏棘魞釣遊之旅劃下一個正式的句點,因此除非真的是極端惡劣的天氣那就真的無計可施了。
租車店熟得不能再熟的老闆娘好心地牽了一台新車給我,同時又把昨天在電話裡頭提到的天氣狀況再詳細地說了一遍,儘管灰濛濛的天空雖然還是飄著毛毛細雨,不過我還是直接就往花蓮溪大橋的方向出發。
來到花蓮溪大橋往橋下的溪流看去,底下的花蓮溪水似乎已經沒有上個禮拜來的時候那般清澈,不過也還沒到泥漿滾滾無法下竿釣魚的窘境,畢竟這幾天花蓮地區雖 然有下雨的情形,但是這種規模的雨量頂多是弄濁了一點溪水清澈度而已,因此還是按照原來的計畫往中游的米棧大橋方向前去。
米棧大橋下方的花蓮溪水雖然也是有點渾濁,但是水量比起兩個禮拜前經過的時候卻已經消退很多,因此上游段一些原本幅員廣闊的溪面變得只有原來寬度的一半左 右,很多原來不容易下竿的急流溪段反而因此成了緩流區域。我把機車停放妥當之後直接往第一次來釣魚的釣場前進,今天會選擇這處一個月前第一次來的時候就咬 況熱烈的釣場主要有幾點理由,一來是想看看這裡的何氏棘魞是不是還會對Spoon假餌有所謂的釣餌效用遞減的效應,二來也是想藉著這處最熟悉的釣點來測試 一些這個禮拜以來刻意準備的各種釣組及擬餌。選擇一處比較熟悉並且容易掌握咬況的釣點,才能比較清楚地測試出想要知道的效果。
這個禮拜以來,我在台北專心地研究各種海水毛鉤(Saltwater Fly)的觀念及技巧,我直覺性地認為何氏棘魞這種攻擊性強烈的魚應該會對由各種金屬亮線所綁製的海水毛鉤產生追咬的興趣,因此我花了好幾個晚上的時間特 別綁製了十來個以何氏棘魞喜愛的金色系列為主的毛鉤,利用今天這個機會拿來這處釣場試用看看。此外,針對上個星期六在花蓮溪下游釣何氏棘魞的時候,所面臨 到咬鉤不確實的情形,我也特意將幾款何氏棘魞很會咬的金色Spoon尾鉤加上金銀色系的毛鉤尾,希望能夠製造出小魚逃竄擺尾的假象,吸引何氏棘魞直接來追 咬擺動的尾鉤,看看能不能因此增加直接正吃上鉤的機率。
(下圖:特意為了釣何氏棘魞而綁製的金屬線毛鉤)
因此一開始釣魚的時候,所採用的是跟之前完全不一樣的釣具與釣組,首先我拿出原來拿來釣硬質路亞的硬調V3路亞竿,搭配2000型捲線器及6磅的火線,導 線的部分則是改用8磅的Trilene尼龍線,這樣的釣組搭配坦白說稱得上是釣何氏棘魞的重裝備了。開場使用的是咬餌率最高的Daiwa出品4克重金黃色 Spoon,不過尾鉤的部分我改用五號的金色管付磯奴鉤,希望能夠以金色的鉤子來吸引何氏棘魞的注意。
才一下竿沒多久就中魚,依照魚兒抵抗的情形來看大概是30公分出頭的何氏棘魞,沒想到正要捲線將魚兒拉近的時候,卻意外地抖落了這尾何氏棘魞,原來V3的 竿先真的是太過堅硬了一些。於是我又從頭繼續地拋竿釣魚,可是很奇怪的是竟然就沒有其他的魚來咬餌,難道水裡頭的魚就只剩下這尾脫鉤而去的何氏棘魞,那當 然是絕無可能的事情。於是我換上附有毛鉤尾巴的同類型Spoon繼續誘釣,結果還是沒有魚來吃餌。我又換上了一些其他的Spoon來試看看,結果連一點小 魚來啄餌的情形都沒有發生,於是我又拿出了原先準備的海水毛鉤來誘釣看看,結果又試了大半天的還是連一點魚訊都沒有。
這個時候坦白說我已經有點心慌意亂了,畢竟釣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竟然只來了一尾魚,真的是慘不忍睹的釣況,於是只得拿出自己拿手的軟蟲釣組出來試釣看看,同時將調性太硬的V3路亞竿收起來,拿出自己慣用軟調的V2竿搭配4磅火線及1.5號碳纖導線來釣軟蟲。
才下竿沒幾下就來吃餌,一陣短暫的出線之後釣竿突然間鬆脫了下來,將釣組捲回來一看竟然是鉤子沒了,原來是剛剛在綁鉤子的Clinch線結的時候線頭沒有 完全收緊就裁線,以至於在魚兒的拉扯之下整個線結鬆脫了,這對我來說真的是完全不可原諒的錯誤,都怪自己真的是有點太過心浮氣躁了一些。
跑了這條好不容易誘集過來的何氏棘魞之後,水裡頭的魚似乎已經看破了我所有的把戲,因此再也沒有任何吃餌的現象發生,可是在急流邊緣卻還是可以見到何氏棘魞捕食食物時候露出水面的巨大背鰭,看來這處釣場裡頭的何氏棘魞恐怕已經沒那麼容易就被我給騙上來。
(下圖:今天第一尾何氏棘魞)
事到如今只得趕緊轉換釣場,於是我順流往下游前進,一路上試了幾處原本是急流的緩流釣點,可是都沒有任何的何氏棘魞來咬Spoon,然後一路走到米棧大橋 正下方的緩流區域,這處緩流釣點之前釣過一些30公分左右的何氏棘魞,基本上是一處還不錯的標點,今天由於水量比較少的緣故,因此原本洶湧的流心變成水流 和緩的緩流,因此釣起來似乎比較容易一些。
這處釣場因為水裡相當乾淨的緣故,所以不容易產生掛底的情形,因此我大膽地將放流的距離增加,利用不斷收線放線的技巧將金黃色的Spoon漂流到下方流尾 的淺灘處,突然間只見水面濺起一個水花,放流中的Spoon被竄出的何氏棘魞一口咬住,然後V2柔軟的竿先往下游處彎了下去,經過了剛剛幾次失手的教訓之 後,這次我小心翼翼的操控著水裡魚兒的抵抗力道,然後慢慢地將魚拉近身邊後再用手撈網小心撈上岸。
今天終於順利拉上來第一尾的何氏棘魞,測量之後大約有35公分的體長,黑色的Spoon尾鉤僅僅是淺淺地掛在這尾何氏棘魞的嘴邊,剛才將魚放入撈網之後鉤子就自己脫落了,顯然地要不是V2柔軟的調性及自己刻意的小心操控,這尾何氏棘魞恐怕也要半途脫鉤而去。
我又在同一個釣點內繼續釣了20分鐘的時間卻沒有任何的何氏棘魞再來吃餌,中途也換了軟蟲釣組來試看看手氣,結果也是完全沒有一點魚訊發生,這個時候已經是下午2點半左右,為了把握釣魚的時間我趕緊往更下游的溪段前進,來到之前釣獲47公分紀錄魚的緩流區域。
結果才來到釣場不遠處仔細一看,一個網魚的老伯已經把整個緩流給糟蹋過一次,我心裡頭頓時灰心了一大半,雖然說老伯的漁網中一尾魚都沒有,但是經過這番蹂躪我想水裡頭的何氏棘魞恐怕早已經躲得老遠地吧。不過也此刻再換釣場恐怕也已經來不及了,於是只得硬著頭皮下竿釣魚了。
先拿出Spoon來測試一下水裡頭魚群吃餌的意願,結果才一下竿竿先就傳來陣陣的抖動,不久後一個明顯的魚訊傳來,揚竿作合之後一尾20多公分的小何氏棘魞手到擒來,
緩流釣場的特色就是小魚很多,岸邊的淺水區域常常見到成群小何氏棘魞躍出水面的情景,不過通常釣上個幾尾之後魚訊就會完全消失。
(下圖:今天第二尾也是最後一尾安全上岸的小何氏棘魞)
—-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