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天北部的雨一直下個不停,要找個沒有下雨的半天空檔出門來釣魚,坦白說還真的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反倒是中南部大都是晴到多雲的好天氣,就連多 少也會受到東北季風影響的花蓮地區,也多是陰天涼爽的好天氣。因此會在北部陰雨綿綿的此刻,千里迢迢地來到氣候正值涼爽宜人花蓮溪來享受釣魚的樂趣,倒也 不失為一件怡然愜意的事情。
我搭乘的早班火車一如往常準時地在九點半左右到達花蓮市區,然後騎著租來的機車一路往花蓮溪的方向奔去,今天為了好好把握一下來東部釣何氏棘魞的短暫時 間,因此只打算就近在市郊的木瓜溪與花蓮溪匯流處附近溪段來釣魚,當我順利地從大馬路邊找到通往溪床的農用道路,然後一路抵達花蓮溪畔的時候,手錶上的時 間也還不到上午的十點半鐘。
今天打算來釣魚的這段花蓮溪主流,其實是上個禮拜來探勘的時候,就已經在對岸高處的舊193號縣道上預先選定好的,只是沒想到通往這段溪流的農用道路竟是 如此容易尋找,我幾乎沒有浪費任何時間就直接抵達溪畔的沙洲上,停車的位置距離溪畔只有短短20公尺不到的距離,真的稱得上是一處交通非常便利的釣場。
(下圖:花蓮溪下游的溪流釣場真的非常漂亮)
只是,通常這種交通如此便利的釣場往往也意味著其他的釣魚人、甚至非法捕魚的人士也能夠順利地來到這裡,因此,一般來說這樣的釣場裡頭要不是已經沒有值得 追尋的夢幻大物,不然就是裡頭的魚群已經變得非常的挑嘴而且難釣。儘管如此,眼前的這段非常美麗的花蓮溪主流釣場,實在是非常地讓我難以抗拒它那壯麗開闊 的溪谷地形,以及清澈碧綠的溪流環境,我不禁幻想著裡頭應該會有難以形容的溪流大物藏身其間吧。
我終究還是決定今天就在這段溪流釣場裡來釣魚,心裡想著就算是沒能釣得到什麼像樣一點的大魚,但是能夠在景色如此秀麗、開闊的溪流裡頭釣魚,不也就是人生 的一大享受嗎。於是,我在停好車之後便三步併作兩步直接奔往溪畔,來到溪邊仔細一看此地釣場的環境的規模與景象,果真是在北部的溪流裡頭不容易見到的;寬 敞開闊的溪流幅度大約有將近30多公尺,眼前這處水流稍嫌湍急一些的平瀨區以目測來估計將近有100公尺左右的長度,深度大約在3~4呎左右的溪床底部, 則散佈著大大小小隱約可見的各類卵石,清澈湍急的碧綠色溪水則讓人有種彷彿置身在北國溪流裡頭的錯覺,因此不管怎麼看起來,都像是一處大型何氏棘魞非常有 可能棲身的標點。
只不過遺憾的是在上游不遠處一處相當理想的釣座位置,早已經被一位捷足先登的當地釣友給佔據了,這位中年男子所使用的是以磯釣甩竿採用沉底釣的方式來釣 魚,至於他所使用的釣餌、搭配的釣組設計以及當天的漁獲、釣況等等訊息,由於我並沒有接近搭訕攀談的緣故,因此也沒有辦法得到更為詳細的資訊。
為了避免彼此相互干擾以及追求一個人獨自釣魚的平靜心境,於是我放棄了這處極有可能藏有大魚的釣點,然後越過這位當地釣友後往更上游的淺瀨區以及亂石密佈的緩流溪段前進,最後決定在急流下方的一段淺瀨瀨頭開始下竿釣魚。
(下圖:遠征花蓮溪的裝備)
一開始我拿出了這個禮拜在台北就預先準備好的幾款Combo Spoon擬餌釣組來試釣看看,這種Combo Spoon的設計概念主要是針對上一次來上游的急流溪段釣何氏棘魞的時候,面對傳統Spoon擬餌無法有效地保持在湍急流心底層來晃餌的缺點所研擬出來的 幾種因應對策之一。基本的概念是以重量較大、容易抵抗水流的沖刷,並且能夠下沉到適當泳層的大型Spoon,結合泳型活潑生動、可以有效吸引何氏棘魞前來 追咬的小型Spoon,組合成為一種既能夠以顯著的目標來吸引何氏棘魞的追咬,又能夠以大型Spoon的重量及翼版效果在急流深層裡頭潛泳的Combo Spoon擬餌。
這種擬餌的原始概念雖然來自上個禮拜所面臨到的困境,不過類似的以大型Spoon結合軟蟲假餌或是塑膠羽毛鉤的Combo Spoon擬餌的概念,其實已經在國外的釣魚活動中被廣泛地應用。雖然如此,坦白說我對於自己這種新鮮的嘗試倒也沒有多大的把握,因此還是以實驗性質的目 的為主。
在設計這種Combo Spoon的組合安排時,我特別留意到幾個細節上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在大小兩個不同的Spoon之間到底是要以兩個原來就有的轉環直接扣上連接,還是在 轉環之間再接上一個小型的美式返撚環(Swivel)。若是採用第一種直接以原來就有的轉環扣上連接的方式來組合,則兩個Spoon在水中翻轉的運動彼此 之間是會相互牽制的。反之,若是加上一個允許各自轉動的小型美式返撚環,則兩個Spoon在水流的沖刷下會分別以獨自的旋轉模式來運動,基本上是不會有相 互牽制干擾的情形產生。但是這兩種組合模式到底哪一種比較理想,比較有可能吸引何氏棘魞的追咬,其實還是必須實地來試釣看看才知道,因此,我基本上兩種模 式的Combo Spoon都預先準備好。
第二個問題則是兩個Spoon的大小到底該如何搭配比較恰當,這個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其實與前面的第一個細節問題是相互關聯的,基本上我到現在也沒有任何比 較明確的答案,因為這個問題同時還牽扯到Spoon的形狀,顏色與泳型的表現,應該以各種組合實際地來試釣看看才會有清楚的概念。
不過,今天試驗的結果其實是差強人意的,就結果論來說,這種Combo Spoon在今天選定的淺瀨釣點裡頭,連一尾何氏棘魞都沒有釣到,更明確一點來說連一點來追咬的跡象都沒有,我接連地試了好幾種Combo Spoon,在這段淺瀨區域大概釣了大半個小時,確實是連一尾何氏棘魞都沒有釣上來。
為了驗證到底是這種Combo Spoon對於這個釣點內的何氏棘魞完全沒有吸引力,還是這個釣點裡頭何氏棘魞的數量相當稀少,因此我改用了最有可能來咬餌的Daiwa金黃色4克重的 Spoon來是釣看看,結果才一下竿沒多久就在淺瀨的尾段來了一個不小的魚訊,我在揚竿作合之後將魚慢慢地逆流牽引到眼前,是一尾體長大約34公分的中型 何氏棘魞,看來這個釣點裡頭的確是有何氏棘魞的存在,因此似乎更增加了何氏棘魞似乎不會咬我的Combo Spoon的可能性。
為了再次證明Spoon吸引何氏棘魞的性能表現差異性,我又換到剛剛開始釣魚的上游面,然後繼續以Daiwa這款金黃色Spoon來釣魚,結果淺瀨裡頭的 何氏棘魞果然頻頻地前來咬餌,雖然上鉤之後的體型都是一些20~30公分之間的小何氏棘魞,但是似乎已經清楚地證明我的Combo Spoon在這裡的確是不管用。
(下圖:幾尾以Daiwa這款金黃色Spoon釣上來的何氏棘魞)
我在接二連三地釣上幾尾何氏棘魞之後開始更換成軟蟲釣組,希望能夠藉著軟蟲的吸引力釣上體型更大的何氏棘魞,可是在這段水深只有1~2呎左右,並且因為底 下亂石林立以至於水流狀況相當混亂的淺瀨裡頭釣軟蟲,果然不斷地發生意外掛底的情形。令人更感到意外地是,上個禮拜才在上游處不到幾百公尺處的急流溪段裡 頭釣得還相當不錯的這款軟蟲,今天竟然完全都得不到水裡頭何氏棘魞任何的青睞。因此,在大概釣了半個小時的時間裡頭,除了因為意外掛底流失兩組軟蟲之外, 竟然連一尾何氏棘魞都沒能釣上來。
後來我開始沿著溪畔往下游的亂石底緩流區不斷地以軟蟲繼續來探釣,不久之後果真就來了一記鮮明猛烈的魚訊,不過這個魚訊的發生卻是完全是在我的意料之外。 那是剛好發生在軟蟲釣組不小心還是被混亂的水流沖刷以至於掛底的時候,當時候我為了能夠將掛底的釣組順利地給解救出來,不斷地以各種揚竿角度來拉扯底下掛 底的釣組,希望能夠找到原來鉛粒掛底的角度而將釣組給扯了出來。事情就發生在我還在不斷嘗試各種角度的時候的時候,突然間柔軟的竿先重重地彎了下去,然後 捲線器開始唧唧作響地的出線,沒想到我竟然在拯救釣組的時候中魚了。水裡頭這尾來吃軟蟲的魚不但將原來掛底的鉛粒給解救了出來,同時還將釣線扯得不斷狂奔 出線,就在我剛剛才會意過來打算趕緊揚竿作合的時候,原先彎曲的竿先立刻又重重地反彈了回來,原來因為來不及揚竿作合的緣故,因此可能還只是淺淺地掛在魚 嘴邊的鉤子不幸脫鉤反彈了出來,只留下當時非常錯愕不解的我呆呆地站在溪畔。
這的確是一樁非常難得的意外體驗,我不禁思考著難道是我晃動軟蟲的技巧還不夠細膩成熟,水裡頭的魚竟然只會來咬意外掛底的釣組。我在整理好凌亂受損的釣組 之後,又繼續在同一個標點內來晃餌釣魚,希望這尾剛剛離開的大魚還會依依不捨地回來咬餌,不過終究還是事與願違,又嘗試釣了大約20分鐘左右的時間之後, 這個標點內的何氏棘魞依舊還是沒有來咬餌。
—-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