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下午四點半過後就得趕緊收拾裝備,準備搭乘17:31從花蓮站開的太魯閣自強號返回台北,因此,在更下游區域的大型緩流深潭釣場就只能得等下一趟再來試釣了,以下是今天釣魚所面臨到的問題以及領悟到的心得感想。
1.在湍急的急流溪段釣魚最大的難題,在於如何能夠將釣組有效正確地帶入並且保持在自己設定的流帶及泳層之內。以今天的情形來說,2B加上6B的荷鉛量基 本上還是無法克服本段急流的洶湧水流,釣組幾乎都是被帶到下游面靠近岸邊的緩流區域才能穩定下來,因此晃餌跟中魚幾乎也都是在下游側靠岸區域兩米的範圍以 內。這些緩流區域的水深大多僅在1~2尺之間,水底則有一些大小不一的卵石分佈,我真的不知道這些被釣上來的何氏棘魞到底是原本就躲在水流和緩的岸邊,還 是被我的假餌從急流深處誘惑到近岸處咬來餌,也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加以證實。
(下圖:吃軟蟲上鉤的何氏棘魞)
2.基本上,以增加B鉛量的方式來保持設定的流帶與泳層深度,並不是一種聰明有效的作法。急流內紊亂的水流很容易就將過重的鉛粒帶到石縫中而產生意外掛底的情形,我為了避免產生掛底因此還必須不斷地以收線來保持泳層的深度,這樣子也就影響到假餌晃餌動作的生動性與活潑性。
(下圖:複合式Spoon釣組的四種基本概念圖示)
為了解決這個相當棘手的問題,我在回來台北的這幾天不斷地思考著以大號Spoon作為假餌潛泳翼板的可能性。以大型的Spoon來取代B鉛的優點有以下三 點,第一,能夠有足夠的重量來幫助拋投,一般來說大型Spoon的重量都在8~15克之間,這種重量很容易就能提供足夠的拋投性能。第二,大型Spoon 在水中會有類似滑翔翼版的功能,可以明顯地改善並且保持泳層深度及維持設定流帶的穩定性;就這方面來看,大型Spoon的功能顯然優於體積極小的B鉛。最 後一點則是B鉛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的優點,那就是大型Spoon在水中運動的時候,本身的旋轉亮光會大幅增加吸引魚群注意力的效果,可以顯著地提高何氏棘魞 前來追咬的可能性。
3.若是採用軟蟲餌來釣取何氏棘魞,同樣地能夠採用大型的Spoon作為幫助拋投、穩定泳層及吸引魚群注意的目的使用。在國外以旋轉亮片Spinner搭 配軟蟲的作法早已行之有年,北美釣友甚至在釣取Walleye的時候,也會以Spoon搭配掛上軟蟲的Jig釣組來釣魚,基本上的觀念其實都是相同的。而 我的基本概念主要還是著重在如何在湍急混亂的急流裡頭達到穩定泳層與誘釣流帶的功能,同時又能以大面積的旋轉亮片效果來達到引誘何氏棘魞前來追咬的目的。
(下圖:在這種湍急的流域釣軟蟲要有相當的控竿及晃餌技巧,才有釣上何氏棘魞的可能)
4.今天還是再一次地證明了正確選擇適當的釣場是成功釣魚的第一步,中午在上游的村落附近溪段釣了將近1個多小時的時間裡頭,竟然完全都釣不到任何的何氏 棘魞。其中可能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兩點,第一點,該處溪段在非出水期溪流水量可能不足甚至是完全乾涸的情形,因此無法根本無法長期留住何氏棘魞。第二點, 在村落附近的溪流其實是最容易遭受到非法捕魚的威脅,其中包括當地的住民以及外地熟知門路的不肖之徒,很容易利用水量稀少的枯水期或是夜間非法捕魚。此 外,交通太過便利也是一大致命缺點,不管是外地來的釣客或是捕魚的人,都很容易就能尋跡抵達該處溪流,溪裡頭的魚群被撈捕殆盡也是遲早的事情,因此,下一 次尋找當地的釣場的時候,千萬要記得避開交通便利及人多的地點。
5.今天我大概觀察了一下,花蓮溪下游的水質似乎是相當的肥沃,以下午在荖溪匯流口下游處的釣場來說,從荖溪流下來的溪水似乎是夾帶一些上游農場所排放出 來的肥沃汙水,因此溪流底部的石頭上都長了一層厚厚的褐藻,溪水的清澈度也遠遠不如上游米棧大橋附近的溪段。感覺上這裡的溪流環境很像是十幾年前宜蘭河上 游內城段的景況,按照當地人的說法及從網路上搜集到資訊來看,花蓮溪冬天會有水草雜生以及淡水青苔大量生長的情形,看來的確是非常的有可能。今天還在近岸 的淺水處看到大群嬉戲玩耍的魚群,不過看起來應該是屬於吳郭魚一類的雜魚,這在上游的溪段是沒有看過的景象,這也難怪會意外釣到從海裡上溯前來捕食小魚的 海鰱。照這個情形來看,在這個食物來源似乎很豐富的溪段附近釣到大型何氏棘魞的可能性應該還是存在的,找時間再去實際驗證一下看看。
(下圖:在湍急的水域裡頭這種體型的何氏棘魞抵抗力已經相當的可觀)
6.在湍急的急流水域釣何氏棘魞,我用的這把柔軟V2路亞竿感覺上已經有點力不從心了,除了逆流搏魚的時候似乎相當地吃力之外,也不太容易施展操控放流及 晃餌的手法,因此竿子的部份可能必須另外再思考對應的解決方案。或許採用調性較硬的V3路亞竿或許效果會比較好一些,不過都得經過實際的試釣才能驗證其可 行性,不過綜合來看,針對一般的釣場環境以及體型在40公分以內的對象魚,這把V2軟竿似乎還算得上是一把不錯的何氏棘魞專用竿。
7.我這幾次在花蓮溪釣何氏棘魞的時候,都是採取隨手放流的標準CAR(Catch and Release)程序,只是我後來漸漸地發現在同一個釣點內釣上一兩尾何氏棘魞之後,很快地原先熱烈的釣況會一下子沉寂下來。這裡頭可能會有幾個原因,第 一,標點內的其他何氏棘魞被先前上鉤同類的激烈掙扎動作給嚇跑了,以至於增加了吃餌的戒心或是往更下游的溪段遷移;針對這種情形的對策不外乎是盡量放輕起 魚的動作,改用其他形式的Spoon及軟蟲,以及慢慢地往下游移動來誘釣下方的魚。
第二種可能的情況則是放流之後的何氏棘魞,在受到過度驚嚇之後影響到標點內同一群體的同類,然後將整個魚群帶到流心深處或是更下游的區域。基本上我認為這 種可能性的確是存在的,可以採用的解決對策有:到更上游的溪段放流剛上鉤的何氏棘魞,或是採用以溪釣網袋暫時蓄養魚獲的方式來改善。
(下圖:今天釣魚的簡單圖示筆記)
8.經過了這幾次實際的垂釣經驗後,我在導線的選擇方面做了一些調整與修正,首先,我垂釣何氏棘魞的導線都是使用1.7及2.0號日系的高純度碳纖線,實 際的結果證明1.7號仍然可以順利拉上超過40公分的何氏棘魞。導線長度的部份則配合花蓮溪湍急廣闊的釣場環境,而採用超過12呎以上的長度配置。基本上 這些配置方式都沒有太大的問題,不過在經過今天下午超大急流的考驗之後,8磅Berkley Vanish碳纖線的水阻效應還是相當的明顯,Spoon及軟蟲釣組基本上很難有效地被控制在急流的區域內,這對我設定以蟄伏在急流底部大型何氏棘魞為對 象的策略影響很大,事實上也證明今天的策略是失敗的。
我這幾天找出In-Fisherman在2007年2月號的一篇關於在寒冷的冬季釣取Steelhead鮭魚的文章,裡頭提到在導線的使用上採用4~6磅 (約1.2~1.5號左右)的碳纖線,雖然採用的是13呎的長竿子,但是以這樣纖細的導線來釣取體型在5~15磅之間的鮭魚,似乎有點超乎自己的想像。關 於這個部份我仔細思考之後認為以V2這種調性的竿子來說,導線的部份可能可以採用到1.2號左右,來減少超大急流裡頭水流沖刷的問題。長度的部份則可以考 慮增加到20呎左右,這是考慮到遠距離放流的垂釣角度問題。
以上是今天在花蓮溪誘釣何氏棘魞的心得與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