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0-落とし込み釣
本日為陰曆九月初十日,潮水時間為:第一次乾潮底:07:29,潮位- 33cm,第一次滿潮:14:55,潮位+ 28cm:,第二次乾潮:19:50,潮位+6cm,第二次滿潮:本日無。
本日天氣為陰雨天,風勢不若昨日明顯,今天在烏石港船塢碼頭前方釣場下竿,釣場深度約在3.5公尺左右,浪況為平靜到微浪,無明顯潮流。釣魚時間從上午10:27~下午4:56,合計釣了六個半小時的時間。
今天採用活蝦當釣餌,釣竿採用Shimano Iso Special 47-53紫竿1.5號,子線採用Toray ACE 2.5號及Vanish 10磅碳纖線,魚鉤採用海津14號及黑チヌ6號。
今天整體的釣況不如昨日,主要的魚種以尖梭魚為主,第一波咬況從下竿的10點30分持續到11:30分,然後釣況整個沉寂了下來。我在這個時候花了大概一個小時的時間探釣了船塢碼頭突堤周邊的釣點,竟然完全都沒有任何魚兒咬餌的跡象,不知道是因為潮水時間的問題還是有其他我所不了解的狀況,總之整個突堤周邊只有靠近船塢這側有咬餌的跡象。
(烏石港船塢碼頭是釣況相當穩定的釣點)
(這樣一個構造簡單的落入釣組竟然有著無窮的威力)
我在12:30左右回到原來的釣點繼續下竿,結果在1個小時內又連續釣獲幾尾尖梭魚及一尾虎斑河豚跟鶴鱵,其中一尾尖梭魚體型有超過50公分,重量可能有三斤以上,我以2.5號線直接引拔上岸的途中斷線失敗,可惜沒留下任何照片記錄。
在1:30以後魚訊完全沉寂下來,於是我短暫休息了一陣子,另外又回頭去釣具店買了三兩活蝦,原本預期傍晚退潮時段會有比較好的釣況,沒想到回到釣場的第一竿就掛底斷線,流失了整組全新的目印釣組,真是悲慘的開始,在短暫嘗試了一陣子之後完全沒有任何的魚訊,於是我開著車去探勘了港內周邊的其他釣點,結果竟然完全都沒有任何咬餌的跡象,周邊釣友也沒有任何人釣到魚,在滿潮時段的釣況竟然如此悽慘。
後來我又再次回到船塢碼頭釣點,雖然釣況還是相當的冷清,不過在收竿前一個小時又來了一波咬況,接連釣上來斑點笛鯛、河豚以及尖梭魚,看來這個釣點的釣況似乎還是最穩定的。
我在天黑前終於還是收竿不釣了,今天的釣況比起昨日算是不理想,看起來潮水狀況似乎是比較可能的原因,今天的潮水沒有明顯流通的跡象,可能因此連帶地也影響到釣點裡魚群吃餌的意願。昨天的魚獲裏頭有不少尾隨潮流進出港區的柑仔魚、牛港瓜、包公魚以及笛鯛類,而今天就只以尖梭魚為大宗,這似乎也印證了我的這種看法。
(今天的魚獲仍然是以尖梭為大宗)
(可愛的虎斑河豚)
(唯一一尾上鉤的斑點的笛鯛)
(脫鉤多次終於釣上來的鶴鱵)
這兩天都沒有釣到任何的黑鯛,不過在傍晚收竿前的一波咬況裡出現了幾次可能是黑鯛咬餌的情況,在幾個緩慢謹慎的目印下沉橫移之後,依然被盜走了魚鉤上的活蝦,這非常有可能是黑鯛的傑作,總之還是要多試探個幾次看看能不能一舉突破這個困境。
今天有嘗試延長前導線的長度,結果反而造成了目印下沉長度不足,以至於無法清楚地探知活蝦抵達海底的時間點,因此才造成了整組釣組流失的結果。依照目前的經驗來看,前導線的長度不宜超過釣棚深度的2/3,否則容易造成上述的問題。
另外,在目印材質及固定方式上,這三天的實戰經驗顯示,發泡紙式目印在各方面的性能表現的確優於發泡浮標,只不過滑動的問題還是相當的惱人,雖然已經用快乾膠特別再加強固定,但是遇到強力作合放空槍,或者是釣組掛底後強力拉扯,都會造成目印滑動走位的問題,這個問題必須要再想想有沒有甚麼好辦法來改善或解決。
在活蝦的體型與選購上,今天特意去魚點釣具購買體型較大、較有活力的蝦子來垂釣,就實際的效果上來看,今天的蝦子並沒有比昨天在頭城釣具所購買到體型比較小、活力比較差的蝦子來得有突出的表現。反倒是活力比較好的蝦子會拖著釣組到處游動,同時也比較容易造成蝦子鑽洞掛底的問題,今天釣組掛底的次數就明顯高於昨天。
就這個問題的本質來看,發泡紙目印提供的浮力太小是主要的原因,這讓大型的蝦子能夠輕易的拖著整組釣組下沉或游動,雖然能夠提供比較自然的動態及活性,但是相對的也容易讓活蝦掛底。
(船塢碼頭突堤周邊的釣點都很不錯,只可惜都沒有任何的魚訊)
(魚貨中心周邊的釣點也是冷冷清清的)
在判斷活蝦是否抵達海底主要是透過最下方的幾個目印動態來表現,一旦下沉中的活蝦抵達海底之後,水面下原本隨之下沉的目印會停頓下來,這個時候通常就是活蝦已經安然抵達海底的徵兆。這個時候,還可以透過目印的抖動、上浮、橫移等等細微的動態來判斷活蝦在海底的活動以及魚類來吃餌的跡象。
這個現象是否能敏銳的判讀,主要取決於下沉部分的目印是否有恰當的浮力,如果浮力太小,則這些目印抖動、橫移或上浮的跡象會細微到難以判斷;假使目印的浮力過大,則會影響到活蝦下沉的自然性及活力,因此目印的浮力值是這個問題的決定性關鍵因素。
從發泡紙目印的實際表現來看,其魚訊的表現極為敏感細膩,然而因為單一目印本身的浮力較小的緣故,因此在判斷活蝦在海底動態的這個部分,目前來看是明顯不及硬式發泡浮標的。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之一就是適當的增加最下方數個目印的尺寸及設定浮力,以較大的浮力值來反映出活蝦在海底的動態表現,這是今天比較深刻的心得收穫之一。
此外,咬鉛的重量也是影響釣果的關鍵之一,今天我一度以1B咬鉛來作釣,結果魚訊的表現並不明顯,後來我改用較小的3號咬鉛,沒想到一下竿就來了一波咬況。原來比較輕的咬鉛可以放慢活蝦下沉到海底的速率,換言之,活蝦可以因此有更大的自由及更好的活性表現,同時在落水之後到下沉到海底之間的時間也比較長久,如此一來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吸引在水表附近或是水域中層活動的掠食性魚類,這是在深水域作釣時特別顯著的一個現象,是今天另外一個意外的心得收穫。
另外,體型較大的活蝦相對上單位成本較高,今天中午大約三個小時的時間就釣完五兩活蝦其中的四兩左右,相較於昨天同樣三個小時的釣遊剛好消耗掉四兩活蝦,釣況卻還比今天來得好,因此,下次還是不要購買體型太大、活力太強的蝦子來作釣,在成本上及實務上都是比較合理的作法。
以上是今天在烏石港奮戰六個多小時的心得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