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棘魞的習性與野地的觀察心得
何氏棘魞到底是底食性的魚類還是掠食性的魚類?
Spoon這種金屬亮片擬餌最早是由西方的釣魚人拿來釣取湖裡頭的鱒鮭魚類,後來這種假餌從歐美流傳到日本之後成為許多當地鱒魚管理池裡頭最受歡迎的釣 法。日本的鱒魚管理池基本上是由業者跟當地政府承租部份溪流區段,或是完全以人工的方式營造出與自然溪流類似的景觀,然後裡頭放養許多人工繁殖的鱒魚提供 給喜愛釣鱒魚的民眾付費來釣魚。
日式的Spoon釣法基本上是以極輕量的Spoon專用假餌竿,搭配輕巧的Spoon亮片來釣魚,一方面是因為人工管理池的釣魚環境畢竟是比較輕鬆容易一 些,另一方面付錢來釣魚的目的無非就是要享受魚兒上鉤之後掙扎的力道,更何況這些人工馴養的鱒魚本身也沒有很強烈的野性跟拼勁,因此使用極軟調性的專用路 亞竿搭配極輕量的Spoon亮片假餌來釣鱒魚,就很自然成為當地主流的釣法。
後來一些台灣本地的釣友將這種釣法及裝備從日本引進,原本是拿來專門釣北部溪流裡頭闊嘴郎及紅貓一類的溪流魚種,後來有人發現這種神奇的金屬旋轉亮片對於何氏棘魞具有不錯的引誘效果,因此慢慢廣為流傳成為目前釣取這種溪流魚類的主流釣法。
但是,溫帶地區的鱒鮭魚類跟本地所出產的何氏棘魞在習性上其實應該是不盡相同的,鱒鮭魚類平日主要的食物來源通常是各種陸生及水生昆蟲,包括在溪流附近活 動的蜻蜓、飛蛾甚至蚱蜢蟋蟀等,還有就是隨著季節性羽化的各種水生昆蟲,像是蜉蝣、螟蛉以及石蠶等,另外一個重要的食物來源則是各種飄流的昆蟲幼蟲及落水 的昆蟲屍體。
歐美及日本專門以羽毛鉤來釣取溪流裡頭鱒魚的釣友,通常會攜帶撈取水生漂流物專用的細目撈網,在釣魚之前先仔細查看一下當天溪流之中飄流的昆蟲到底是屬於 哪些種類,然後再決定採用哪種形式的毛鉤跟釣組搭配。基本上,鱒鮭魚類的覓食泳層都在水域的中上層,蟄伏在溪流底部的鱒魚以絕佳的視力尋找水面上方的飛翔 昆蟲及上層漂流物,然後以向上竄出甚至躍出水面的模式來捕食各種食物來源,從鱒鮭魚類的口器形狀也不難看出其日常的覓食模式,甚至於某些種類的鱒魚口中還 有防止食物逃脫的細齒構造。
本地所出產的何氏棘魞雖然也有很強烈的攻擊性,會追咬各類生物甚至捕食溪哥魚類,但是其捕食的模式與鱒鮭魚類畢竟還是有所不同。仔細觀察何氏棘魞的嘴部構 造及形狀,基本上身為鯉科魚類的何氏棘魞嘴部邊緣是沒有任何牙齒的,因此在捕食食物的時候,是以張大嘴部大力吸食的方式來進行的,看過水族箱內養殖的何氏 棘魞捕食溪哥的人應該都明白我所說的這種捕食模式。
(下圖:何氏棘魞具有鯉科魚類典型的吸入式嘴部構造)
此外,何氏棘魞的口部基本上是開口朝下的,這種構造配置事實上是傾向於底食性的習性,就像是同為鯉科的竹竿頭、鯉魚以及鯽魚等等。嚴格說起來,何氏棘魞應 該是以這種吸食模式來捕食各種底棲的溪流生物,像是數量龐大的蝦虎魚及各種溪蝦一類的溪流底棲生物。這些底棲的生物平日大多會躲藏在岩石的間隙及其他遮蔽 物底下,何氏棘魞覓食的時候利用吸食所造成的強大水流吸力,將躲藏其中的各種餌料生物大口吸入口中。
何氏棘魞來追咬Spoon、路亞甚至軟蟲假餌,基本上都是以這種吸食模式來進行,嚴格上並不能說是所謂的「追咬」,應該說是「吞食」似乎還比較貼切一些。 淡水的大口鱸魚也是採取相同的覓食模式來捕食各種餌料生物,根據2007年2月號的In-Fisherman的一篇文章(page-16),大口鱸魚以這 種吸食模式(Suction-Feeding)能在百分之三秒的時間內就可以完成一次吞食的動作,雖然沒有任何類似的科學測量數據可以佐證何氏棘魞吞食食 物的效率,但是基本上這是何氏棘魞捕食食物的方式這一點應該是無庸置疑的。
此外,何氏棘魞的吻部有兩對長長的觸鬚,這種觸鬚結構通常是夜行性或是生活在污濁水域,以底食習性來覓食的魚類必備的重要器官,像是夜行性的鯰魚、土虱, 以及雜食性的鯉魚等等。在台灣所產的鯉科魚類當中要屬俗稱竹竿頭的密魚跟何氏棘魞的特徵最為接近,事實上這兩種魚的學名裡頭都有Barbus這個專有字在 其中,竹竿頭稱為Hemi-barbus,何氏棘魞則稱為Spini-barbus。竹竿頭明顯的底食習性相信台灣溪釣的老手都很清楚,只不過竹竿頭的攻 擊性並沒有何氏棘魞這般的強烈積極,因此大多是鎮日在溪流的底部吸食石礫裡頭的藻類殘屑及水生昆蟲。
(下圖:何氏棘魞具有很強烈的攻擊性,喜歡追咬光亮及游動的擬餌)
何氏棘魞這種生物學上的特徵說明了在某種程度上是具備底食的習性,基本上,在溪水渾濁或是沒有光線的夜間,何氏棘魞是非常可能以這種敏感的感覺器官在溪流 的底部尋找各種底棲生物作為食物來源,這同時也就說明了在大半年溪水都是渾濁不堪的花蓮溪裡頭,沒有辦法以視力來捕食的何氏棘魞為何還能生活得很好的原因 應該就在這裡。
「釣餌效果遞減效應」與「學習行為」
為了了解何氏棘魞這種溪流魚類對於各種人造假餌的接受程度,以及所謂的「釣餌效果遞減效應」與「學習行為」,在一個月內的六次釣魚之旅中,我刻意地有四天 選在米棧大橋附近的同一處緩流釣點內來釣何氏棘魞。第一天去的時候,溪裡頭的大小何氏棘魞對於我所帶去的幾種Spoon幾乎完全沒有任何的戒心,只要將釣 組牽引到何氏棘魞棲身的標點內,幾乎都是立刻前來追咬,從體長超過43公分的大型何氏棘魞到20多公分的小傢伙,幾乎都是立刻積極地前來咬餌,只是當天由 於我對Spoon作合的技巧尚未成熟,因此即便是頻頻不斷地來咬餌,最後只有順利拉上來十來尾的何氏棘魞。
相隔一個禮拜之後,我又回到相同的釣點來釣魚,結果這天標點內的大型何氏棘魞對於我使用的Spoon開始產生明顯的抗拒心態,除了剛開始的時候順利地釣上 來幾尾將近40公分的何氏棘魞,之後就完全沒有比較熱烈的釣況。後來在我改變標點及晃餌策略之後,才在對岸的急流內釣到一些以數量取勝的20多公分小的何 氏棘魞。
相隔三天之後我又回到同一個標點內來釣魚,結果溪裡頭的何氏棘魞對於我所使用的各種Spoon已經完全不感到任何的興趣,原本還懷疑是不是這幾天被其他的 釣客或是本地的網魚客給捕撈殆盡,結果在半嘗試的心態下拿出自己拿手的軟蟲釣組來試釣,竟然馬上接二連三前來咬餌,然後出乎意外地一下子就釣上來好幾尾將 近40公分的何氏棘魞,顯然這處釣點裡頭的何氏棘魞已經對於Spoon這種人工假餌產生了所謂的「釣餌效果遞減效應」。
(下圖:第三次去花蓮溪釣魚,同一個釣點裡頭的何氏棘魞就已經不再追咬光亮的Spoon擬餌)
同一天的稍晚我在更下游處的一處第一次造訪的急流裡頭也是遇到完全相同的困境,在該處以Spoon來釣何氏棘魞的時候,竟然也是在釣上一尾小魚之後就完全 沒有任何的魚訊,後來在換上軟蟲釣組之後才又接二連三地釣上來好幾尾何氏棘魞,包括這幾次釣獲的最大47公分的何氏棘魞紀錄魚。
到了這個時候,整個情形看起來似乎是Spoon這種擬餌已經對於何氏棘魞完全失效了,反倒是軟蟲釣組似乎還能釣出不錯的成績。結果相隔兩週之後的第六趟釣 魚之行,我為了測試海水毛鉤及一些改良式的Spoon,於是又再次造訪米棧大橋附近的這幾處釣點,結果已經明顯失去效用的Spoon當然還是沒能起死回 生,然而原本信心滿滿的軟蟲釣餌竟然也發生了相當明顯的效用遞減的現象。我本來還以為是標點內的何氏棘魞是不是已經被人給釣光了,結果就在我不斷努力晃餌 釣魚的同時,竟然不時可以看到何氏棘魞巨大的背鰭在水面上忽隱忽現,甚至於在下游的淺攤區不斷地躍岀水面玩耍。
(下圖:到了最後一次這個釣點裡頭的何氏棘魞連軟蟲都沒有追咬的興趣,勉強釣上來這麼一條魚)
—- 未完,待續 —-